阅读历史 |

第 200 章 · 第 200 章(1 / 2)

加入书签

第200章·第200章

七月的邺城郊外,官道被烈日烤得发白,尘土在车轮下懒洋洋地打着旋儿。一辆青篷马车不紧不慢地走着,车辕上的铜铃随着颠簸叮当作响。

官道上行人不少,挑担的货郎、赶驴的农妇、骑马疾驰的青年,各个在日光下拖着长长的影子。偶有清风掠过道旁槐树,便惹得树叶沙沙作响,蝉丧命一样叫唤,烦躁得很。

天气炎热,这截官道从邺城直通昭明书院的路上依旧人流如织。这条路直通昭明书院、医学院和演武堂,三所学院五千师生,大半都是富家子弟。精明的百姓早早嗅到商机,日日挑着货物叫卖,官道便一日比一日拥挤。

哪怕挤得厉害,行人也都默契避开了那辆马车。

吕玲绮骑着赤兔马在马车左侧,一杆方天画戟斜扛在肩头,红袍银甲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她眉飞色舞向陈昭炫耀她从吕布那借来的赤兔马。

赵云在马车右侧并马而行,白马银枪,神色从容,不疾不徐,自有一股渊渟岳峙的气度,并未带枪,只腰间系着一柄青虹剑。

“这条官道该修一修了,太窄了。”陈昭听完吕玲绮炫耀赤兔,将目光从拥挤的官道上收回来,“入冬后,让人把这条官道拓宽两丈。”

不仅这截官道要修,邺城周遭十几条路都要扩宽。

经过数年休养,邺城早已恢复乱世前的安宁。如今作为昭明军权力中枢,商贾云集,街市繁华,竟有几分当年洛阳的盛景。

天色已经有些昏暗了,暮色渐沉,陈昭放下车帘,慵懒地打了个哈欠。

作为书院院长,她要定期去巡视昭明书院,流水线一样慰问学子。

官道上尘土飞扬,行人往来如织,叫卖声、马蹄声、车轮碾过碎石的声响混杂在一起,显得嘈杂而寻常。青篷马车的帘子微微晃动,透出一线缝隙。

忽然——

“嗖!”

一支冷箭自道旁树丛中破空而来,直取马车帘幕!

吕玲绮眼神一厉,画戟骤然横扫,“锵”的一声,箭矢被斩作两段,断箭擦着车辕钉入地面。几乎同时,赵云剑尖一挑,另一支暗箭被凌空击飞,银光一闪,没入草丛。

数支冷箭从不同角度射出,赵云吕玲绮拦下几支箭,可马车目标太大,还是有箭穿过防护钉在了车壁上。

“有刺客!”赵云一声怒喝。

“保护主公!”跟在马车后方的几个护卫拔刀结阵,将车驾团团围住。

人群瞬间炸开,挑担的货郎丢下货物,农妇尖叫着拽走孩童,马匹受惊嘶鸣,官道上一片混乱。

而就在这电光石火间,原本担着竹筐在官道上埋头向前的几个货郎猛地掀翻箩筐,长刀自草席下抽出,寒光一闪,劈向车帘!

“铛——!”

刀刃砍在车壁上,入木三分后再难寸进,马车没如他想象那般一碰就碎。

刺客瞳孔一缩,尚未回神,赵云已如鬼魅般掠至他身侧,剑光如

见双目紧闭的陈昭忽然睁开眼的赵云:“……”

“嘘!”陈昭一把捂住赵云嘴巴,压低声音,“对外只当我身受重伤,命不久矣,诈诈他们。”

陈昭冷笑:“这些刺客能神不知鬼不觉混到邺城,可真是好大的本事。”

如此多的精锐刺客,如此多的武器,能隐藏在庶民中,又能根据她的行踪事先筹谋好这场天衣无缝的行刺计划。

绝不是一家一户能独自完成的大事。

是刘表刘璋那两头坐以待毙的蠢货想要拼死一搏?是那些不甘心被她打压的世家门阀想要铤而走险?是忠诚汉室的那些守冢之臣临死反扑?

反正不可能是死于她手中的那些人的门客故旧为旧主报仇,没有势力支持,几个游侠可谋划不出如此完美的刺杀。

最有可能,是其中一方主谋,其他势力顺水推舟帮着遮掩。而且绝对有邺城本地士族的帮助,伪装成货郎接近她的马车,这不是“外人”能想出的主意。

“我若不出差错,躲在暗处的那些人又怎敢露头?只有千日做贼,可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陈昭冷静带入暗处那些人的立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