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4章 边界勘定(2 / 2)

加入书签

而在台上,武飞:「都给我说,不怕出的主意馊,就怕拿不定主意,不会有人比武熙章还不如吧。」

在武飞鼓励下,一众裨将随后挨个说出了自己的见解。畅所欲言,武飞让一旁书记官在沙盘上记录每个人的发言,而后用竹简微言大义记录。

一众裨将随后挨个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有的裨将认为应该让南疆部落送来人质。

有的认为应当在灵江北岸,修建隔江对望的堡垒,堡垒预留百来人。

当然也有相互冲突,觉得对方建议是傻子发言,差点吵起来的。

武飞立刻维持记录,让每个人定时定量发言,反对意见则是在回忆讨论阶段叙述。

而最终武飞按照会议纪律进行汇总。

随着大量有用建议整合,武飞心里感慨:还真的是三个臭裨将,顶个诸葛亮啊。

…作业本分割线…

宣冲在系统中做笔录,封建军队和近代部队差别就是基层士官的主观能动性。

封建部队中的士官阶层,也就是营队,走的是猛将系列,只走血勇,而不走有思想的神勇,猛将们带队冲锋,却并没有系统承担战术问题。

当封建军队指挥中枢失能后,大部分基层百夫长们都是无头苍蝇一样,只有少数人杰才能站出来。这些人杰就是所谓「猛将出于行伍」。而在行伍中,大部分「非人杰」中层将领非要得等到上官传来讯息,才会行动。

但是近代士官长是不一样的。地球战争史上最早的近代军队和封建军队相互对抗是拿破仑时期。拿破仑很骄傲地宣称自己麾下每一个排长都能做对面将军。

…做题中…

武飞已经意识到了,现在想要进一步提升自己军队战斗力。不单单是编纂步兵操典问题,还要制度性建设「士官体系」。

士官体系,就是要让军队下层指挥官参与军事讨论中,并且强制布置任务让他们说话。然后将领通过维持会议秩序,收集最有用建议,做出部署。

先前武飞对整个军营一手抓,不可谓不超人,但随着体测仪给出身体承压情况,以及后来一场病,让武飞意识到,自己应该是钻牛角尖了。

一个人再强是有极限的。

兵家体系更进一步,不是把压力都压在自己身上,得让这些人脑子也跟着动起来。

历史上尔朱荣情况表明,一支优秀封建军队下面是不缺人才,只缺让这个人才释放能力的渠道。

武飞可不是什麽「镇妖塔「,而是黑心老板,凡是有能力,管你是什麽妖怪,都给我加班。

会议末尾,武飞对所有参会队督们鼓励道:「不错不错,你们都很有水平。」

队督们集体拱手:「多亏将军教导。」

武飞点了点头,随后语不惊人死不休:「以后这样的会议定期开。哪怕我偶尔不在,也要开。我不希望,我突发恶疾,病了几日后,看到你们一个个只会来我床边求策,坐等局面崩坏。」

下面将领们面面相觑,不知道武飞这麽说是何意。

最后,武飞做出了总结。

武飞:「目前南疆局势变化突然,如果事前知道南疆诸多部落会在我军出兵后统治体系崩溃,我这次带的人马就绝对不是一万。现在我们单凭兵力是无法长久压制南方。但也不能放弃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所以我等在对南疆百族怀柔宣慰过程中,也要死死地抓住一些原则问题。

而让南疆百族送来人质,是一个好方法!但是我们要的不仅仅是人质,还需要对他们权力继承体系插手。」

武飞:「我命令江北各个土司,自今年开始向我交血税,徵调的人丁用于开发南疆工程,且进行军事驻守。接下来用灵江北岸蛮子来管灵江南岸的蛮子。江南的人降了,南疆的江南江北,需要相互制衡,我们人数少,需要盟友来缓冲。

这一点,事后诸位合计个人选,武青!」——武飞喊了一声。

蛇女微微一顿,立刻站出来,然而武飞说道:「你就不用入选了。」被直接掰掉的蛇女眼里满是失望。

武飞内心计较,这个蛇女手里面掌握了那位离火宗的嫡系,两人最近已经有了子嗣。离火宗虽然死,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武青手里的牌太容易做某些事情了。

武飞相信武青的忠诚,但不会考验这个忠诚。柴荣就相信过赵匡胤的忠诚,且考验了赵黑脸的忠诚。

武飞是十分冰冷地认为未来南疆肯定会有复叛,所以理性考虑未来哪儿是新的「叛逆策源地」。

…会场中继续…

武飞继续说道:「目前我们对灵江以南各个部落情况还知之甚少。南疆的更南边是什麽?有无更难缠的敌人?如果我们一股脑接受投降,莫名其妙背上了更大包袱,那就是笑话了。」

现在本土的大爻人族的兵将,打到灵江已经是目前投送极限了。

武飞心里的谱:灵江以南地方,肯定是要维持一定程度的自治。这样的自治,会受到外围独立势力影响,进而脱离自治。

所以武飞在会场上对众人阐述自己最为核心的想法:「灵江以南必须要有一个界限,这个界限是我大爻的界限,凡是这条界限内,就必须遵循我大爻王化,若有不臣之心,我武家作为大爻臣子必然会派兵惩戒。而若是超出这条界限,其生番茹毛饮血,就与我大爻无关,授权当地土司对边衅反击的权力,并且默许土司们在大爻边将的组织下,出境报复。」

武飞走到这些军官们面前,用自信和压迫的语气道:「现在这条线只有我才能画。」

诸多将官们抬起头,他们中有些聪明人终于知道武飞把大家招过来开会的原因了。

看似是让大家说话,但实则让手下都暴露才能,把所有人斤两都精确上称。

即最终是明明白白的告诉所有人「下一步进入南疆深处推行王化的事情,各位都不行」。

未来要有不服王化的,肯定要征讨。不征?那麽蛮族会接二连三跳反,一直是反到雍鸡关下,蛮族很容易打,但是如果随便偏远一个地方叛乱,都需要劳师远征,武家军付不起这个帐。

所以划线划到多少,能够确保让「霸道」威慑,受「王道」恩泽?这是只有武飞才能算明白的「大局帐本」每一页帐目。

…会议开到晚上后解散…

在没有任何将领反对的情况下,武飞敲定了自己灵江南部勘界的行程规划。

而武飞挑选了公输望和昂日丶嘉木德的协同。

另一片营帐内,三姑远远的望着武飞前行,而在她身后,大营上万人不知道他们将军去了南方,正在忙于造桥。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