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九十四章 香火鼎盛,一篮异果(2 / 2)

加入书签

姜锦光论资质,自是比不过。

可如今得了香火助力,修行的速度,却要比当年的姜曦还快上一线。

照这般势头下去,或许真有机会在三十岁前,便能性命圆满,踏入那超脱凡俗的境界。

修行一道,从来都是一步快,步步快。

姜义对此,体悟颇深。

他自己磕磕绊绊,花了四五十年光景,才勉强踏入此境。

体内污浊深重,若是没有屋后那株桃树相助,便是给他四五百年工夫,也未必能将体内的浊气炼化乾净。

而姜锦若真能在三十岁前破境,那往后便算再无奇遇,只凭着勤修苦练,耗上一二百年,也能将体内秽浊洗得一乾二净,修得个通透之身,再攀更高的山头。

与她一同受着供奉的姜钦,想来也差不多的光景。

姜义心里自是替这一双孙儿孙女欢喜。

只是这份欢喜底下,难免也暗暗感慨。

香火愿力,当真是个妙物。

难怪天上地下,那些有名号没名号的神祇人物,一个个削尖了脑袋,也要抢着分上一份。

姜义心头正自感叹着,屋外忽传来些动静。

却是姜钧那小子,从后山下来了。

说来也怪。

从前这孩子日日回家,自打姜明那封信寄来后,倒好,三五日不见人影,常宿在山上。

只是每次下来,姜义都能瞧出,他身上那股子气息,又厚了几分。

不知是灵泉滋养,还是另得了什麽吐纳正法。

院中,正跟在姜义身旁学着纳气的小涵儿,一见姜钧身影,立马甩开手脚,噔噔噔跑上前去。

她才四岁半,家里头,便属这位小叔最亲近。

姜钧见了小不点,脸上也带笑,蹲下身来逗弄两句。

随即手往身后一探,变戏法似的,摸出个藤编小篮子来。

篮中几枚异果,红的似火,紫的如玉,色泽鲜亮。

别说姜家果林没有,便是姜义这半辈子见多识广丶书读千卷,也未见过听过这些果子。

小涵儿眼珠子直亮,笑嘻嘻伸手去接。

却被一只斜刺里伸来的手,抢先接过了篮子。

正是金秀儿。

她垂眸细细瞧了瞧,才从中挑出两枚小个头的,递到涵儿手里,顺手在她脑袋上轻轻一拍,笑道:

「小孩子家家,可莫贪嘴,小心晚上尿床。」

说罢,将果篮稳稳放在院中石桌上,仍是那副温和的笑容:

「这是钧儿在山上寻来的野果子。小孩子肠胃弱,吃多了不好。还是一家子分着尝鲜罢。」

姜义望着那篮子,唇边亦带了笑。

这些年,只见姜明父子往山上送果子,倒是头一回瞧见自山上带果子回来的。

他暗暗以心神探去,那果子上并无多少灵气,却有一股子说不出的清新之意,透入肺腑,叫人心头微微一畅。

当下他也不多言,只自篮中捻了几个品相最好的,吩咐道:

「鹰愁涧那位新媳妇正怀着身子,也送些去,让她解个馋。」

一家子这才将馀下果子分了。

姜义随手拈起一个模样古怪丶叫不出名堂的,咬下去,入口清爽甘甜,滋味不俗。

其中灵气寥寥无几,可几口下肚,却觉体内那缕法力,运转时轻快了些。

如春风拂面,一闪即逝。

姜义心头微微一动,却也未曾放在心上。

次日讲学时,他便将昨日收起的几枚果子交与姜亮,让他自个儿看着分润。

毕竟如今除了姜明,姜家在外的族人,都系在他这一脉。

也只有他这神魂之身,往来传递,最是方便。

姜亮接过果子,才将其中一枚送到鼻端轻嗅。

便见一缕清气直入神魂,浑身上下都似通透了几分。

随即身形一晃,便散在祠堂里,没了踪影。

直到散学时分,他的影子才再度凝实。

只是面上神色,隐隐带着几分古怪。

待人都散尽,他才凑到姜义跟前,低声道:

「爹,那些果子……从何处来的?」

姜义看了眼自家小儿子,随口道:

「钧小子昨日从后山带回来的,怎麽了?」

姜亮神色微微一变,沉吟片刻,方缓缓开口:

「我把那几枚果子送去鹰愁涧,想着见者有份,给大家分润一二。」

「结果……险些把桂老给惊着了。」

姜义一听这话,倒也真生出几分兴致。

毕竟昨日自家端详了半晌,也没瞧出那果子有何稀罕之处。

他忙问道:

「这麽说来,老桂识得它们的来历?」

姜亮面上古怪之色更深,缓缓道:

「桂老说,他昔年机缘巧合,曾得尝过一次,那滋味记了一辈子,断不会认错。」

「这几样果子,皆是『盂兰盆』中独有的仙果,只在盂兰盆会上方才现世。在外头……是万万见不着的。」

姜义闻言,心头也是微微一震。

他这些年熟读三教典籍,自然晓得这「盂兰盆会」四字分量几何。

那可是西方佛祖亲手设宴,邀遍诸天神佛的无上盛会。

姜亮声音依旧平稳,将桂老的话娓娓道来:

「桂老说,盂兰盆中百花千果,各具妙用。」

「大多却都与寿数丶神魂丶根骨这等虚渺之事相关,灵气反倒寻常,不甚显眼。」

姜义闻之,心下也渐渐明白过来。

想想也是,能去赴那盂兰盆会的,都是些何等人物。

区区灵气,如何入得他们的眼?

只怪自己见识浅陋,当初那点子通畅之感,还以为是错觉。

如今看来,那果子分明是落在根骨上的好处。

念及此处,他不由得咂了咂嘴,暗暗后悔。

当时只当寻常灵果,没细细品味,是个什麽滋味,竟都没记住。

姜亮的声音仍在:

「只是桂老也说了,这些果子,与他当年得尝那一枚相似,都属年份不足丶品相不佳的次品。此类东西,自然难登盂兰盆会正席,大多不过……拿来赏赐亲信罢了。」

姜义听得「亲信」二字,眉梢一动,抬眼往后山望去。

面上神色,若有似思。

想来也是。

能被遣去看守后山,后来又几乎全程随行西行之事……

眼下纵不提身份,当年定也曾立在佛祖座下,算得上亲信中的亲信了。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