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圣旨和口谕(1 / 2)
传旨侍者一声喊不打紧,原本氛围还算轻松祥和的定远侯府,顷刻间便着上一层严肃味道。
门口的二管家虽是老迈,此刻也不得不费劲儿从前院直奔中院。
「二小姐,京都府来人,有圣旨宣于老爷。」
萧惊鸿停下来,语气平静的吩咐道:「让人在中院正堂布置好香案,再派人取祖父朝服侍奉他穿戴整齐。」
「另,去知会二爷爷一声,京都府来使身份崇高,他与我一同前去迎接。」
二管家连连应是,径直超过他们,跑向中院。
大魏朝礼法细致,这迎接圣旨也是有些规矩,
一旁陈逸见萧惊鸿等在原地,便道:「夫人,我先去中院等着了。」
萧惊鸿正在思索圣旨来意,闻言回过神来,轻轻摇头:「夫君随我一起……」
顿了顿,她看向陈逸,徵询道:「可以吗?」
陈逸自无不可,点点头便安静地站在她身侧,心中想着:
这般对话倒也有几分夫唱妇随的意思。
只是吧,他也不介意调换一下位置——谁说不能是「妇唱夫随」?
就像那句话说的,少年不知软饭香,老来苦恨无人知。
他能舒舒服服过一辈子,倒也挺好。
这边陈逸在胡想八想。
萧惊鸿就想得比较正经了。
祖父六十大寿,不论规格丶流程丶仪仗等照例已经上报朝堂,圣上该早就清楚萧家想要低调小办的心思。
为何还特意挑选大寿,差人前来宣旨?
「这次之后,怕是朝堂上那些个臣子又要视我萧家为眼中钉肉中刺了。」
便是一直待在蜀州的萧惊鸿都清楚一点——谁得圣眷,谁便会受到一些莫名其妙的非议。
简在帝心啊。
想着这些,萧惊鸿似是出神的问:「夫君,你说我萧家如今境况,该当如何?」
陈逸一愣,侧头看向她,心中明白她这句话只怕是无意识的说出来。
想了想,他随口回道:「高筑墙,广积粮,缓嗯……平常心静待吧。」
这些时日以来,单他察觉到的「隐卫」和状元郎丶探花郎接连前来蜀州,不难推断朝堂应是要对这边有些动作。
只是,陈逸对萧家和蜀州的境况了解不多,对大魏朝其他州府和朝堂上的境况也一知半解。
因而,他不确定朝堂上那些人在蜀州布局的用意。
是针对忠心耿耿为国效死的萧家,还是蜀州的门阀丶世家,亦或者那些个封疆大吏,布政使丶按察使丶都护府等?
都有可能吧。
总之布局这麽大,不可能是为了他这位萧家赘婿。
萧惊鸿听到他的回话,微微愣神,随即看向他,眼眸露出几分认真:
「夫君可否细说?」
「这个嘛……」
陈逸有些迟疑,眼角瞧见快步走来的二老爷萧望,示意道:「夫人稍后再说吧,先应付眼下。」
萧惊鸿点点头,心中记下那几个字,便先萧望一同迎接传旨使者。
陈逸跟在他们身侧,远远瞧见几名身着青衣的使者,为首那位年龄老迈,却面白无须,瞧着有一股阴柔之气。
顿时明白——公公。
就不知道他是平安公公,还是赵高公公,亦或者忠贤公公了。
「想必这位就是惊鸿将军吧,咱家司礼监秉笔冯二宝,见过惊鸿将军。」
「奉旨前来,还望惊鸿将军海涵。」
萧惊鸿欠身一礼,「冯公公里面请,祖父已在中院备好香案。」
说着,她便和萧望在前引路。
冯二宝回礼之后,便跟了过去,身后的几名端着托盘的太监跟上。
陈逸稍稍落后萧惊鸿,本也觉得这些个公公除了阴柔些没什麽特别。
哪知这时,那位冯二宝开口道:「不瞒惊鸿将军,咱家此番前来,除了给老侯爷贺寿外,还带来一则口谕。」
萧惊鸿侧头看向他,平淡道:「公公不妨稍等片刻,待见到祖父再说。」
冯二宝摇摇头,「惊鸿将军理解差了,咱家带来的口谕并非给老侯爷的,而是给您那位夫君陈逸的。」
给我的?
陈逸脚步一顿,眼角馀光扫了过去,我这赘婿怎可能惊动那位九五之尊了?
闻言,萧惊鸿看向他,同样不明就理,想了想说:「公公稍后再说?」
旁边的萧望却是忍不住指着陈逸道:「冯公所说之人,便在这里,只是不知圣上带来的是何口谕?」
冯二宝先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到陈逸,阴柔笑了一声,似是在说咱家可算找到你了。
接着他没说口谕内容,转而看向萧望,脸色一肃,语气转冷:
「圣上口谕,只对陈公子一人,岂是旁人能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