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9章 去朔风,建功业(2 / 2)

加入书签

留给的,自然是那些最有背景的人。

这是相当合理的,甚至都算不上什麽权力资源交换。

毕竟本来就是要给出去的,当然是择『优』而仕。

其它亚元也是如此,不全按照成绩和才干,而是按照家世背景,逐步的分配完毕了。

其中范无忌(第三)去了军队,正八品。

高云逸(第四)下了县,做县尉,从八品。

其馀的,其中有两人做了正九品的学士。剩下的,则是全部都在正九品的位置上候补着,无官可做。

当然,在一年之内,基本上都能够候补到职务。

现在就是在家领点基础工资,然后等缺了。

这样还能备考一下明年的进士。

很多人是很情愿这样的。

至于其馀的普通举人,在前几天,就安排好了职务,大多数都是发散出去当吏,少数几个家里背景硬的,还是嫡子的,像宋策这种,则是能混个无实权的九品或从九品。

所以说啊,分能够考高得话,还是尽可能多考一点。

真的有用。

而把今天的任免整完后,陈公公的监督工作也就结束了。

「那陈公公,最晚明日下午之前,尚书台的委任奏疏就呈交到宫里了。」欧阳轲说道。

「还是烦请快一点。」陈公公说道。

「是急要吗?」欧阳轲问道。

这时,陈公公笑了笑后提醒道:「后日早上,去朔风的军队就要开拔了。」

「…对对对。」

欧阳轲这才反应过来,尴尬的笑了笑。

虽然尚书台给出的意见是,让宋时安去宜州某县,但他自己也提出了不同的意愿。倘若皇帝答应了,那他就要随军去朔风,如此时艰,当然没有精力单独护送他去一次战场。

「那咱家,就告辞了。」

「公公慢行。」

就这样,目送着陈公公远去。

欧阳轲那微笑的表情,也逐步的变成松弛且平和,并叹道:「倘若让宋时安活着回来,他在官场,就势不可挡了。」

「恩师,那他能活着回来吗?」

于修询好奇的询问。

欧阳轲看着他,问道:「你觉得呢?」

稍作思忖后,于修摇了摇头:「不,十死无生。」

………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潼门关。」

复念了宋时安在述职时的原创作品后,皇帝给出了认可的评价:「朕早些年去的时候,北凉,真就如他脑海中所想像的那样。」

「此等才华,确实能做个军旅诗人。」

皇帝随意而笑的感叹后,便对陈宝说道:「既然如此,那就让他去吧。」

屯田,已经由那篇文章放出了讨论。

至于谁来屯田,都是可以的,有能力就行。

之所以需要宋时安,也是因为作为《屯田策》作者,拥有一些特殊的『法理』罢了。

「陛下,奴婢观那宋时安,应该是听懂了陛下的恩泽。」陈宝小声的说道。

「他当然懂,他就是嫌升的慢了。」

皇帝早已看穿一切,并且相当冷静的说道:「想送死也可以,朕不心疼,朕连自己的儿子都不……」

话音未落,皇帝的双眼,微微一含。

不知为何,突然的,那个梦的画面在脑海中一闪而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