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沈月夜:大王,来抓我呀!(1 / 2)
第170章 沈月夜:大王,来抓我呀!
随着这几个诡异的声音响起。
书房墙角的书架之上,包括今天刚刚买来的《美人香》丶《杏花天》丶《隔帘花影舞女泪》等等一册册书本都仿佛活了过来。
在书架上不断挣扎扭动着发出嘶哑的怪叫和呻吟。
烛光照不到的书架缝隙里,一只又一只布满血丝的眼睛睁开,有的冷漠无情,有的充满癫狂。
梨棠殿外被大雨笼罩的深邃黑暗里,也传来黏腻的爬行声,似乎有什麽庞然大物进入了行宫,正在雨夜中阴暗伏行。
王澄像是被一条蛇钻进了领口,浑身都起满了鸡皮疙瘩。
短短几个呼吸之后,他骇然发现连自己的嘴巴也控制不住地发出了其他人的声音,不对,是不似人声:
「不准出海!不准出海!不准出海!」
此时,王澄四肢僵硬,心跳如同擂鼓,想要调动心光抵抗,却发现自己的一身神通像是被什麽东西死死压住,完全动弹不了丝毫。
无论是自己本身的【四海诛邪籙】丶【金蟾镇宝籙】,还是身上的靖海王王位都跟死了一样。
骇然之下,大脑疯狂运转:
「这到底是怎麽回事?
我这本《海权论》影响力这麽大?难道能跟郑和宝图一样影响一国格局?竟然还有书成鬼神惊的待遇?
沧溟大洋深处里的东西怎麽会也来凑热闹,难道是祂们也不想看到这本书出世,鼓励诸国去探索墙外的世界?」
万幸,就在这时。
桌上的那本《海权论》骤然亮起一抹金光落到他的身上。
王澄眼前顿时浮现出一条横亘大昭南北,连接所有海上藩属国的咒禁长城,将那种诡异的气息从中截断。
周围的异象全部消失,只留越发急切的风雨声,他的身体也重新恢复了控制。
「呼哧.呼哧」
王澄双手撑在书案上大口喘着粗气,慢慢缓过神来的时候,才发现背后的冷汗早就浸透了身上单薄的中衣。
他也渐渐想明白了关窍。
此世,山为阳,水为阴,众多邪祟都是从沧溟大洋中诞生。
《海权论》的主张无异于宣称,神州众生已经不再满足于陆地称雄,还要向着沧溟大洋进发,并且悍然吹响了海洋开拓的冲锋号。
关键是这本书不是幻想空谈,而是以详实的资料为基础,以来自另一段时空高屋建瓴的视野为指导,还有站在巨人肩膀上抄了个七八成。
自然是言之有物,拥有足以影响世界格局的巨大潜力。
「我怎麽感觉不仅是历代朝廷这边咒禁山海,墙外的东西也像是在守护着什麽巨大的秘密,不想让别人知道?
对了,一开始说『不准出海』的那六个声音好像有点耳熟。」
王澄下意识就想起了先前王翠翘生下的那个孩子,还有奇货可居看到的半个名字:
「六天.」
这背后隐藏的秘密貌似比他一开始想像中的还要凶险。
当初送王船时遭遇的千百邪祟,在这个秘密面前仿佛也一下子变成了不值一提的小儿科。
不过,他心中「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执念不仅没有任何动摇,反而变得更加坚定。
既然潜在的敌人反对,那就说明他做对了!
回头再看桌上的那本《海权论》。
已经在奇货可居里出现了「书成鬼神惊」的字样,只因还没有传播出去获得众生愿力的洗炼,没能蜕变成真正的符应镇物。
也没有诞生他目前最想要的海战兵道密卷。
「这事儿急不来,儒家文化圈内有跨国发行能力的书商倒是容易找。
但想要在泰西诸国同步发行,还需要找一位实力雄厚的西洋出版商才行,等我回月港再问问师父和山海会有没有渠道。」
王澄正要把自己的手稿收起来,又豁然扭头看向墙边的书架。
在那里一丝丝由流光构成的文字从一堆颜色小说中抽离,缓缓凝聚成一位衣衫半解的青衣仕女。
看起来满身书卷气,秀美可人,落落大方。
只是在朝着王澄盈盈下拜后,张口说出来的话却一点都不淑女。
「官人,奴家颜如玉,愿自荐枕席,与君欢好。」
说着便急不可耐地拉开了自己的领口,露出大片雪白,一边走向王澄一边继续脱衣。
王澄看着眼前这满目春光,却神色镇定地开口呵斥道:
「胡说,我一眼就看出你不是人!
你是一只.书蠹精。」
在这个世界的一些老旧书籍中隐藏着一种神秘的妖怪——书蠹虫。
这种精怪本来只是书中啃食书页存活的书虫,却因为吃了凝聚着浓厚翰墨书香气的着作,拥有了远超普通书虫的智慧,最终化形成妖。
唐代诗人寒山诗中写道:「脱体似蟫虫,咬破他书帙。」说的便是书蠹精。
他们最喜欢幻化成人形,装作学识渊博的样子与人辩论,却又常有错漏。
比如两人谈天论地时,一人说:「长亭外,古道边,芳草天」这句诗写得好,而另一个人则茫然道:「不应该是芳草碧连天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