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488章 末代皇帝(四)(2 / 2)

加入书签

“祖宗的基业彻底没了!”

“大清的江山还有什麽指望啊!”

“捡起来,把辫子捡起来!”

整个北京城下一片哀嚎遍野之声。

康熙年间。

康熙惊出了一身冷汗,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後脑勺的辫子,等发现辫子安然无恙后才松了一口气。

他还以为他的辫子也被剪下来了。

好悬没给他吓的够呛。

康熙目光有些复杂的看着溥仪。

他一时间也不好说溥仪剪辫子这件事究竟是对还是错。

毕竟溥仪的处境是他无法体会的。

但可以肯定的是,从目前的情况溥仪这孩子的确是想要去做点事的。

这样也就足够了。

在当时那个情况下,做了总好过什麽都不做。

毕竟像崇祯这样越做越错的人还是比较少见的。

康熙现在没别的念想,就希望这孩子能稍微有点骨气,不要丢了大清的脸面。

王朝的覆灭无法阻止,但怎麽覆灭就很有说法了。

起码也不能比大明差吧!

【溥仪割掉了辫子,又下令更换内务府的总管,清点库房追查贪污,这就是他改革的起点】

【可大清朝到了现在这年景,一群遗老遗少赖在紫禁城为的是什麽,还不是想着那点银子】

【即便溥仪已经做好了心里准备,晚上库房烧起的一把大火像是一盆冷水浇在溥仪的心头】

【白天说了要清查库房,晚上就烧起了大火,他知道是谁干的,但举起枪却杀无可杀】

【第二天溥仪遣散了宫里的一千多名太监,从此以後是死是活各安天命...】

各朝许多帝王看到这里摇了摇头。

又是这一套火龙烧仓的戏码。

玩了两千年到了满清覆灭的时候都还在用,并且可能还要一直用下去。

这招式虽然老套也确实好用。

但用这一招的前提是皇帝无法掌握大权了。

查案需要证据,但平叛只需要地点。

【1924年冯雨祥带着军队闯入了皇宫将溥仪赶出了紫禁城,并且废除了清室优待条例】

得知这个消息的溥仪心情复杂到了极点。

他无法反抗,也无法拒绝。

原来他以为他厌恶这座紫禁城,但真要离开了又觉得有些恐惧害怕。

收拾好东西后,紫禁城的大门轰然大开。

满清的最後一个皇帝被赶出了家门。

汽车载着溥仪一路离去,他不知道这辆汽车会带着他驶向何方。

【溥仪进入紫禁城那年三岁,离开时已然十八,说起来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人生也才刚刚开始】

永乐年间。

朱棣嗤笑一声道,“冯雨祥倒是干了一件好事,这地方本来就不是他们的!”

“这是朕的紫禁城!”

“什麽时候成了爱新觉罗家的!”

“他们早该走了,现在无非是离开了本就不属於他们的地方!”

“搞的这麽苦情是想表演给谁看?”

朱棣说着站了起来,“後人就是太讲究了!”

“王朝覆灭皇帝还能得到这样的优待,哪里有这样的好事!”

“不屠了他满门他就该跪地谢恩了!”

朱瞻基也气愤道,“要是溥仪还有点骨气,就应该吊死在城门上。”

“要是这样孙儿倒还敬他三分!”

“华夏的天下被他们弄成这样子,还好意思享福,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

朱高煦阴阳怪气道,“大侄子今儿倒是说了一句人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