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88(1 / 2)

加入书签

常高兴地打招呼。

他们要去的,正是纪大人所在的昌河州跟岐州!

纪楚留下不少粮食之后,便跟李师爷他们快速回任地。

早点回去,就能早点安置大家。

最后一批百姓到昌河州时,只怕就要大雪纷飞了,不能让大家冻着啊。

八月初九,纪楚等人终于回了昌河州。

从三月初算起,出去竟然已经有半年之久。

没办法,谁让这场旱情太过严重。

如今昌河州跟岐州多十二万人,也是这场灾情的延续。

到家第一时间,肯定是跟家人团聚。

半年没见到老婆孩子,肯定是想念的。

不过第二天,纪楚便回到州衙门,晁同知已经等候多时。

别看昌河州跟灾区隔着千里,可那边发生了什么,这边还是知道的。

作为官场上的老人,晁同知还知道那边明争暗斗有多厉害。

若是换个人过去,说不定还真折在里面。

那些人的手法实在下作。

说起这个,晁同知还道:“大人放心,那些迷信邪教的百姓,如今都已经清醒了。”

“岐州发生的事,他们也全都知晓,基本已经知道,那是陷害您的招数。”

先不说跑了这么老远,就说岐州当年的事,便足以让大家清醒。

纪楚确实担心这件事,见晁同知处置得妥当,也就放心了。

只要大家不再迷信即可,好好过日子比什么都强。

就算有些深信不疑的,听说这事会给纪大人带来灾祸,那就立刻闭口不谈。

别的就算了,影响到纪大人,那是万万不行的。

纪楚无奈摇头:“等安定下来之后,就要开始扫盲。”

扫盲?

什么东西?

晁同知心里装的事情多,没有多问,转而说了下一件事。

还是百姓们的安置问题。

新来的十二万百姓里,多数人在想办法安置下来。

土地好说,这么多荒地供他们买卖。

就算一时拿不出钱的,可以跟官府签订契约,分多少年,用粮食还清即可,利息也是极低的。

所以多数人都有了自己的土地。

问题在于,他们只顾着开荒,不盖房子。

有些人就算盖了,也是草草了事,觉得能用就行。

那些房子盖的,让本地人眼前一黑又一黑。

“这东西能住人?”

“冬天能把一窝人全冻死。”

“赶紧拆了重盖吧,我们这牲口都不住这种破房子。”

别怪当地人说话突然难听。

主要这种房子,真的能要人命啊。

这里可是昌河州,冬天冻死人,简直不要太轻松的。

而且大家发现,这些外地人的房子,厚薄也有讲究。

越靠近南方的地方,房子越简单。

这也难怪,人不能想象自己没见过的东西。

就算是网络发达的现代,也有很多人不理解极冷跟极热的区别,何况古代。

不少人想的是,再冷能冷到什么地步,扛去就不行了。

当务之急是土地啊。

这么多土地,还是他们的土地,不立刻开荒,实在太可惜了。

这些想法的人不在少数。

他们不盖房子的原因,也不是因为懒惰,只是愿意把更多精力放在土地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