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82(1 / 2)

加入书签

全都安排上了。

但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各地粮食到底有限,有些大户的粮仓都要见底。

这样下去,不仅百姓要反,就连大户们也要反啊。

而出去买粮的薛明成,则一直没有消息。

相比灾区一会闹事,一会逃荒的。

薛明成所在的宣新府,在灾情方面的事,低调得不像话。

因为他们都在忙另一件事。

江南一百多个工业作坊园的审查。

由周大人,景大人,刘大人的评估小组,来到江南一带后,就开始自己的差事。

首先,作坊园的标准已经出来。

如果符合要求,官府跟数学联盟的人就会对他们进行专业指导。

有工部景大人跟刘宝愈刘大人在,大家都很信任。

要是不符合要求,就要摘掉作坊园的名字,不许再用这个招牌。

作坊园这个招牌,就是吸金利器。

跟什么连锁店一样,有没有招牌十分重要。

所以刚开始时,这个评估小组还算低调。

可连着摘了十几个作坊园的牌子,才让各地作坊老板感到恐慌。

因为没了这个牌子,他们的订单锐减,收入肯定跟着锐减,就连一些工匠也要离开,他们要真正地作坊园做事。

这事带来的震动不可谓不大。

就在大家人心惶惶的时候,薛明成回了江南一带,他率先去的就是自己任地,宣新府。

如果说纪楚昌河州如鱼得水。

那薛明成在这里,则是举步维艰。

谁也没想到,他要筹粮,还要筹买平价甚至低价粮,竟然来这。

在这当知府的时候,薛明成过得可不算好,这里的人也不听他的。

大家都想看薛明成吃瘪的时候,工业园评估组的官员,“正好”来了宣新府。

作为本地知府,还作为景大人他们的好友,几个人自然聚在一起吃了顿饭。

也就是这顿饭,让当地唯恐被摘牌的工业作坊园找到机会。

不想被摘牌的话,能不能去找薛明成?!

让他帮忙说说好话?!

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不少人还真去了。

而去的结果,竟然出乎他们的意料。

“要说直接不招牌,那是不可能的。”

“但给你们一些时间,让你们有个充足的准备,还算可行。”

薛明成此话一出,整个宣新府八家作坊园,立刻开始行动。

等会,薛大人您还没说,您为何要帮忙啊。

这个简单,我需要赈灾粮。

整个宣新府大家族明白过来。

薛明成确实有所准备,想要延迟摘牌时间,给他们调整跟补充的机会,那就要付出代价。

这代价,就是帮薛明成弄到赈灾粮。

等于说,用钱换自家作坊园。

虽说不是确保作坊园能留下来,可只要给了时间,就能朝着作坊园的要求努力。

而且人家作坊园的要求虽然严苛,认真照做,却能良性发展,无论怎么看都是不亏的。

就在各家商议之时,有个极为敏锐的官员道:“工业作坊园的评估组,是什么时候来江南的?”

是在赈灾队伍来之前。

不对,是在确定赈灾钦差为纪楚,薛明成之后的。

不管是赈灾队伍,还是那评估组,都在京城碰过面。

所以,这是朝廷早就计划好的?!

朝廷确实要整顿乱象频出的作坊园,但也不会完全扼杀。

干脆借着评估的名义,既是整顿,也是促进发展。

而其中的中间地带,则完全留给了赈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