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60(1 / 2)

加入书签

浙东,除了能发展海上力量之外,多数时间,都会像原化州一样,跟人钩心斗角。

这不是纪楚的本意。

即使在原化州钩心斗角时,他也在加速武器作坊的发展。

发展,才是他的目的。

所以那边也不太行。

但其中理由就不必讲了,只说那里已经有廖大人在,不需要。

话说到这,皇上跟薛大人下意识以为,纪楚要选曲夏州。

皇上深深地看了纪楚一眼,最后只道:“你在曲夏州时间长,确实更合适,相信你会把那里建设得更好。”

话是这么说,勤政殿内突然有股剑拔弩张的气息。

薛明成盯着纪楚。

不应该啊。

这三个地方里,你最不应该的,就是还选曲夏州。

不说别的。

只讲曲夏州前来参加会试学生的态度,以及本地百姓那七把万民伞。

以及当地有无数他提拔起来的官吏,甚至跟西北常备军里中上层兵将关系都不错。

文武官员基本会听他的。

甚至连火器都有他的份,更是民心所向。

所以不管去哪,都不该回曲夏州。

听说他被任命为钦差回原化州时,跟妻子二人,可是把曲夏州所有家当都打包干净,大有再也不回去的意思。

皇上听说后还十分开怀,说纪楚确实是个极聪明的人。

所以不管纪楚在原化州做钦差,还是来京城之后,皇上对他的态度,显然超过绝大多数官员。

你选曲夏州,那是糊涂啊。

要权势比不上京城。

要银子,或者说要为百姓做主,比不上浙东的严峻。

怎么能去曲夏州。

这不是,让皇上忌惮?

眼看气氛冷下去,纪楚直接说出他的目的地。

“回皇上,微臣想去广宁卫。”

这句话让皇上跟薛明成都愣住。

广宁卫?

为何?

因为你侄子在哪?

自然不是。

因为棉花,或者说粮食。

广宁卫一带,地广人稀。

却是天然的粮仓。

无论是沿海一带,还是内里的豫州鲁地等等,随着良种增多,以及工业作坊园的出现。

渐渐会出现一个问题。

就像现在的浙东一样。

人满为患。

内里人多地少。

边卫的人却地广人稀。

对于现在的平临国来说,开荒是个必要的选择。

纪楚既不想在京城享受“权势”。

也懒得去浙东跟豪强们钩心斗角。

他想去开荒。

这事极难,却不得不做。

如果说,之前这个念头只是在脑海里回荡。

可今日正好听说滇州府发现了新棉种,便让他更加坚定了。

如果说有什么地方,可以大量种植棉花,让平临国的人都穿上平价棉衣。

那这个地方,非广宁卫莫属。

小麦,水稻,大豆,高粱,棉花。

都能在那边生根发芽。

滇州府找到的棉种,大概率是能在广宁卫种活的,那边的黑土地能养活无数百姓。

皇上一时愣住。

他千想万想,都没想到这个答案。

开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