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98(1 / 2)

加入书签

好好的产能,说停就停,给多少钱都不行。

各路商贾都记着呢。

当然,大家肯定不敢报复,更不敢记仇。

但大家躲着走,这总行了吧。

尤其是他们建材商会的,更要躲着走。

这事完全被李师爷言中。

因为是纪大人主持,所以大家根本不接茬。

原因就在于,如今的陇西建材畅销得很,没必要赚这些费力不讨好的银钱。

大家就不往前凑了。

一时间也有人笑:“这不跟工业作坊园的产能一样吗,不过这次受伤的是纪楚。”

去年作坊园有产能,但就是不分给商业订单,要做火器订单。

现在的建材商会运送能力也有限,只卖给普通人,不卖给官府,也很合理吧。

而且他们确实运力有限。

就城墙需要的石料,实在是太重,太费事了。

运一趟下来,人跟马匹都受不了。

他们肯定更愿意买卖百姓们需要的物件。

这么看起来,颇有些角色转换的意思。

纪大人这次总没有办法了吧。

之前说什么,作坊园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别人不能管。

如今建材商会想卖给谁就卖给谁,谁又能管得着呢。

“低调些。”

“放心,纪大人做事很讲道理,不会无缘无故折腾人。”

说白了,换个名声恶劣的,逼着建材商会过来,他们也不得不来。

偏偏是纪楚,既不喜商贾赚太多钱,也不会为难人,养了他们的大胆。

颜知事气得咬牙:“大人,恶名下官来担着,让他们过来,给咱们运石料!”

纪楚跟李师爷都笑:“做事要讲道理,不必这样。”

那要怎么样啊?

总要有个解决办法。

单看手里预算还有三十五万两着实不少了。

可这是修城墙,修工事,人工费用还不低,剩下的银钱真的不够用。

尤其是如今建材价格如此之高,根本买不了多少东西。

让官府出面施压,是最好的选择。

廖知州那边也透露出消息,甚至陇西五州府都是这个意思。

不过是建材商会而已。

怕他们做什么。

官府下令,他们还敢不听话?

反了天了。

各州府长官们心里明白,纪楚给出的人工费用必然是大头。

而且此举富民,是善举,受益的是他们各地穷苦百姓,对他们没什么不好。

既如此,只能在原材料那边施压了。

石料的价格,肯定越低越好,这才能控制成本。

让各地预算花得更值。

听到这个消息,陇西各个建材商会话事人的脸色都变了。

他们也是舒坦日子过多,也是觉得纪大人是个讲道理的,竟然真敢有其他想法。

纪大人讲道理,其他人是不必讲的啊。

这个时候,只要有个厉害官员站出来相逼,难道他们还能不从?

原本的傲气瞬间消散,只剩怨气了。

其他各个商会,颇有些兔死狐悲之感。

倘若哪日官府逼着他们做亏本买卖,他们大概率都是要做的。

眼看各地官员跃跃欲试,带着李师爷跟颜知事在工业作坊园水泥作坊的纪楚无奈了。

他不过一时没注意,怎么就开始欺压建材商会啊。

搞得他对商贾意见极大一样。

建材商会早些年挣辛苦钱,如今是有利润,却也不会让他们做亏本买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