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13(1 / 2)

加入书签

最好的绒毛,最好的纤维长度,最好的女工。

还有沾桥县亲自帮忙宣传,一定不能降低白叠子的高贵。

到时候,还会出一个棉花行业标准。

他们会把棉花不同纤维长度,划分为十个等级,不同等级对应不同价格。

以及不同工艺制造的不同棉布,也有不同的价格跟等级。

作为商人,丁老爷认真细致地听讲,就差直接说:“大人,要不您来经商吧,您要是来了,咱们肯定做大做强。”

不过制定行业标准,确实有利于定价,这对以后的发展都有好处。

标准制定到最后,丁老爷更加确定,这规则并非针对所谓的马家,就是为了让棉花市场更加规范而已。

有了这个东西,价格才不会乱套,也会让大家买到各自需要的东西。

丰俭由人才是最适合大家的。

可想而知,这套规则不是突然拿出来,应该是纪大人早就做好的准备。

丁老爷千恩万谢,最后低声对纪大人道:“大人,您真的不需要帮手吗,我们家可以让最好的绣娘们偷偷过来帮忙,银钱方面您也不用担心,我家自己承担。”

这意思就是,他们自己运人,自己出钱,帮您解决十万套衣服的事,您里子面子都有。

这种帮忙的方式,便是投桃报李了。

其中花费的银钱虽然多,但他们在白叠子上,绝对能赚回来。

再说了,能跟纪大人打好关系,便再值得不过。

谁料纪大人还是笑着摇摇头:“好意本官心领了,不过暂时不用,你们把布料针线及时运过来即可。”

“一定一定,已经在路上了,而且我家在沾桥的仓库,随便大人您用。”

这点纪楚没有客气,运来的大批物资,确实需要地方放。

丁老爷并未在这太久,纪楚明显还有其他事情要忙。

十万套衣服,怎么都不是轻松简单的事。

而丁老爷这边还要停留一段时间,手下绣娘们在白婆婆那正式拜师学艺,他则收集棉花最精华的部分。

每朵棉花最柔软的部分,一斤五百文!

这个价格一出,沾桥县都震惊了。

真的吗?

比之前马家的三百五十文还要多?!

可再听其中要求。

不少人家的棉花都不行啊。

他们手里的棉花绒毛纤维极短,根本不合格的。

这才有人道:“应该是刚采摘的棉花上才有,去年都做到咱们自己的衣服里了。”

“是啊,想要最好的绒毛,要等到今年棉花收获。”

“听说百亩地才能凑齐一小捧。”

“我的天,那多珍贵啊,怪不得五百文一斤呢。”

“去年的棉花别想了,都是陈年旧货,等到今年的新棉上市再说。”

“还要去官府认定等级,咱们也看不准啊。”

之后又传出消息,丁老爷十分艰难收集到五十斤最好的绒毛,已经打道回府了,说等到今年新棉上市再来。

这五十斤绒毛都是官府认定过的,可以做成白叠子。

官府认定又是什么?

很快,沾桥衙门把棉花标准拿出来,百姓可以按照自家手中棉花情况分等级,每个等级都有指导价。

不是所有棉花都能卖高价!

不一样的!

大家不要被迷惑了。

也不要一听高价,便把东西囤到手里,之后根本没人买!

此消息传到永锦府,不少暗自做白叠子的商家都傻眼了。

什么?

做贡品白叠子的棉花纤维有要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