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55(1 / 2)

加入书签

的东西,也有为之奋斗的东西。

在如今仕途经济风靡之时,这种被排挤的纯粹爱好,让几个人颇有些抱团取暖的意味。

难道,这才是纪大人的意思?

纪大人早就发现他们的共通点了?

所以他们三个人直接威胁辞去数科之职,纪楚并不介意,反而找机会促进关系。

数科在他手里,或许真的会好起来。

第57章

“听说了吗, 数科的几个夫子又回来了。”

“听说经科的人想用数科教具,所以被夫子们很生气。”

“不止哦,纪楚去了一次, 夫子们不仅回来,还接纳了蔡一繁。”

“啊?那个工匠?”

“没错, 听说那个工匠的数学水平不亚于夫子们, 只是路子不同。”

“是这样吗?!”

州学的小插曲被很多人看在眼里。

匠人蔡一繁本就很有名气,说他会数学倒是不让人意外, 但好到这种地步,还是让人惊讶的。

怪不得纪楚极力推荐, 原来是乡野有遗才啊。

这让州学压力也少了很多。

一个工匠来当夫子,变成一个数学极好的人来当夫子,那感觉还是不同的。

小宋训导日日喜笑颜开的。

还是纪楚有办法啊,略施小计,就让四位夫子和睦相处。

有其他夫子接纳,蔡夫子明显融入里面。

相信州学其他人, 也会慢慢习惯这件事。

所以接下来, 等着乡试结束,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到时候肯定会有学生的!

纪楚听到这话的时候,沉默片刻。

反而小宋训导他三叔没坐住, 直接对他道:“招一个蔡夫子过来, 就是为了让州学数科多个夫子吗?”

啊?

不然呢。

小宋训导终于也沉默了, 思前想后, 震惊道:“是啊, 数科完全没有变化。”

不过是“离经叛道”招了个工匠而已。

所以蔡夫子融入官学,不过是第一步而已?

他三叔继续道:“蔡夫子的那些器具,是绝对不能进官学的, 已经算是底线。”

“你们要如何教学?”

“改变数科,如何改变?”

“等到乡试结束,真的会有很多学生吗。”

致命几问,让小宋训导直接傻眼。

工匠器具不能进官学,这确实是底线。

但实际的教学,又离不开这些东西。

如果这样下去,就算乡试结束之后,数科有学生,还是跟之前一样罢了。

而且大概率大家学不下去,数科照样冷清。

刚刚欣喜没几日,更大的问题就来了。

小宋训导这才知道,自己想得太简单了!

官学宋右训导直接对侄儿道:“你去问问纪楚吧,他应该早就发现弊端,在着手解决了。”

像他三叔,甚至官学学政,都有些不理解纪楚为何看重数科。

在大家看来,数科该研究研究,确实必不可少。

而蔡一繁的匠人手艺,该传承传承,他那也不缺弟子。

为何一定要混为一谈。

各自发展自己的,不好吗?

换作其他人,估计早就被阻止了。

也就是纪楚,还有许知州的支持,想看看他下一步要做什么。

可说到底,匠人工具不能进官学,这是底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