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6(1 / 2)

加入书签

先生的手艺。

若真能留在曲夏州,对他们来说再好不过。

纪楚听此,点头补充道:“准确说,是留在曲夏州的州学。”

“宋教谕最近日子可不好过,他自从做了数科训导,已经招不到学生了。”

“倘若送去一个好老师,想来愿意去上学的人,自然会增多。”

李师爷觉得自己脑子有点转不过来。

纪大人意思是,让蔡先生去州城官学做夫子?!

这,这合适吗?

那些呆板的腐儒们,还不要炸翻天了。

这是工匠,不是读书人。

即使是著名的工匠,也会被他们排挤吧。

而且蔡先生农具买卖做得极大,也不缺那点俸禄吧。

纪楚心道,像蔡先生这般有真才实学的,性情便骄傲。

银钱赚到他这种地步,名声在工匠领域也差不多到头,必然会有其他追求。

以纪楚敏锐的目光观察,蔡先生不止一次羡慕过白婆婆能出书,能扬名,让更多人知道曲夏州沾桥县白家村有这样一位厉害的老人家。

甚至还主动绕路,来看安丘县学的蜂农夫子。

这一切都表明。

自己把蔡先生挖到曲夏州的可能性,远比自己被挖到咸安府要大!

这可不能怪他啊!

是你们咸安府先动手的!

第48章

纪楚查看完安丘县的文书, 大致都没什么问题。

今年该发的扶济,该给的物资,以及明年基本安排, 都处置得很妥当。

李师爷跟谢主簿两个人非常细心,非常值得信任。

作为一个地方县令, 下面三班六房, 再加上镇子,村子, 乡兵等等。

大事小情也有不少。

好在这些已经轻车熟路,安丘也好, 沾桥也好,纪楚问心无愧。

盘点到最后的棉花时,纪楚通过范县丞点了些,送给当时过来帮忙的受伤士兵。

是因为帮他们赶走匪贼受的伤,虽说过去几个月时间,但严重点的, 大概率没好透。

这些棉花同样是谢礼。

纪楚当时心里承诺过, 便不会食言。

范县丞深深叹口气。

难免想到纪大人刚来那会。

他跟那个什么赵师爷, 堪称狼狈为奸了。

全都不肯放权。

也是纪大人大度,这才饶了他, 还给他官做。

要说贪权吗, 他也确实贪, 好不容易手握那么多人, 肯定不舍得放手啊。

但经过这几年, 范县丞反而学到很多,更知道真正的好官应该是什么样的。

算了,他也不是小气的人, 大人以后还是在曲夏州的,他们依旧有机会见面。

听着他们说话,从县学回来的蔡老头稍稍抬眼。

不行啊,纪楚怎么能留在曲夏州呢,他要去咸安府才成。

如果说蔡一繁之前就有这个想法。

从安丘县学回来之后,心里愈发确定。

县学里面有蜂农夫子,估计很多地方都不能接受。

偏偏大家对里面的夫子极为客气。

特别是一个没了双手的夫子,他因为养蜂受伤,冬日伤口溃烂,之后不得不砍掉双手,防止病情更加严重。

他自己都说,在纪县令来之前,他只是个普通的农户,还因为没了手成为家里的负担。

当时安丘县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一亩地的收成,七成要交给官府,三成里近两成要给地主,剩下才是自己的。

也是因为这样,他才养蜂补贴家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