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7(1 / 2)
一倍。
谁看了现在的安丘县,不说要说一句钱粮充足,兵强马壮。
还不到三年时间,安丘俨然成了曲夏州下属十七个县里,最让人艳羡的地方。
说句让大家都点头的。
就算此刻再出现一股匪贼,目标也绝对不会再是安丘县。
谁敢碰这里,那就是一个死。
听说曲夏州这次剿匪大胜,连隔壁咸安府盗匪情况都好了不少,这对那些心怀不轨的人来说,是最好的震慑。
众人口中的安丘县,此刻却遇到另一个问题。
不仅是安丘,沾桥也一样。
纪楚听说之后,立刻前去查看。
去的地方,正是棉花地里。
安丘县德昌村里,不少人家都种了棉花,现在长到八月份,已经到了现蕾期。
也就是田地里超过一半的棉花,都长出第一个幼蕾,在这个阶段,大概会存在二十五到三十天。
这也是决定今年棉花产量的关键期。
眼看着一个个幼蕾生长出来。
就算再不舍,也按照白婆婆说的打顶,便是控制棉花高度,以及把最上面的幼蕾摘掉。
白婆婆还总结出俗语:“枝够打顶,蕾够打尖,打小不打大,打早不打晚。”
如此关键时刻,偏偏成片的棉花地里出现病虫害了。
纪楚过去的时候,只看到那原本健康的棉花叶片上,有着一个个黑褐色斑点。
叶面,蕾花,幼铃上都有。
原本健康的蕾花,现在多了难看的斑点。
这些斑点,明显就是病虫害。
去年一直记录棉花种植的林元志却道:“去年没有见过,这还是头一回。”
纪楚询问道:“之前没有吗?”
“没有,也就最近才发现的,但蔓延得非常快。”
正说着,有老农仔细看到:“这跟绿豆蚕豆上的病一样啊。”
一样?
对方点头,还带着纪楚看了其他田地里的豆类,果然有少量黑褐色病虫害。
与此同时,不少地方都发现同样的问题。
而且棉花受害明显比较严重。
好在白婆婆那边知道处理方法,吩咐道:“这叫绿盲蝽,应当是三四月份那会雨水多长的。”
“这东西喜爱绿豆,咱们这里种的绿豆也多,正好染上了。”
“现在要停止施肥,否则会增加绿盲蝽的繁殖,移栽一些绿豆在附近,那样虫子就会去吃绿豆的叶子,放过棉花。”
还能这样啊。
牺牲几株绿豆,就能让整片的棉花地减少虫害。
纪楚也觉得方法神奇,让人赶紧记下,同时发到各地,等到明年一定要先预防,也提前在附近种些绿豆。
同样这种方法好像也能用在豆类上。
特意在绿豆附近养几株好的,让虫子都过去啃食,反而能“放过”其他绿豆?
匪贼之前带来的阴霾渐渐散去。
安丘沾桥两地明显恢复平静,迎来一个轻松的中秋。
不出意外的话,今年安丘县的中秋节会非常热闹。
特别是魏家镇几个大户,以及县丞大户们准备请戏班子过来唱戏。
他们早早跟纪县令说了,要从州城来请,就在县城里搭台子唱。
原因还是跟上个月的匪贼有关。
这对他们来说,实在心有余悸。
一想到匪贼进城,便冲着他们来,便想着要去晦气。
同纪楚请示的理由也是这样。
安丘刚经历一场厮杀,找几个戏班子来热闹热闹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