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6(1 / 2)

加入书签

快让他们羡慕了。

纪楚笑:“肯定也会送给你们。”

雪还未彻底化,路上又这样远。

两个人大概率刚过正月十五,就押着各色器具过来。

接下来还会帮他们安装调试,纪楚心里无比感激的。

班凯班贤嘿嘿笑了。

就知道纪大人不会让他们吃亏。

押送器具的活确实很累,他们两个只觉得身体疲惫,心里却高兴的。

毕竟他们给那么多地方送器具,安装水车,早看惯人情冷暖。

有些地方官员对他们师父都很不客气,何况他们。

还有些,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两副面孔。

只有纪大人不是这样,他对自己兄弟二人,以及对师父,是真正的尊重,从心底里觉得他们的技术很厉害。

这份尊重,在其他地方都是没有的。

所以他们也愿意过来帮忙。

班凯班贤在安丘县住下,等着会跟纪大人一起再去沾桥,但走之前,顺手帮忙修之前坏了的农具。

也算另一种售后服务?

期间还碰到县学的宋教谕。

两者原本没什么交集,但这次宋教谕却特意问了他们姓名,还问了他们手艺怎么学的云云。

在得知是师父口头传授,一切都在脑子里时,对方直接呆住了。

这有什么不对吗?

他们的手艺传承,向来如此啊。

宋教谕并未再多讲,但对纪楚说的工科官学,却又有了理解。

这么好的手艺,那么精巧的技艺,还有超出旁人的计算本事,实在是一门极高深的学科。

班凯班贤两兄弟摸不着头脑,他们只等着纪大人忙完,便去沾桥。

他们还是头一回过去,难免有些激动。

当然了,给安丘县呼文村的两架磨油器具,也已经安装好了。

磨油作坊的坊主呼宝成高兴得不行。

开年之后,不少商户都给他们作坊下订单,说他们这的油最好,所以供不应求。

现在多了两台器具,产量也能提上去。

这让魏家镇众人看了,直觉得憋气。

真是后悔啊,自己怎么就晚了那么一步,要是老老实实答应纪大人的条件,也不至于如此。

既然磨油作坊的事晚了。

那接下来的事绝不能再慢。

魏家镇,竟然是头一个开始修路的地方。

他们镇子到底有钱,几家大户凑凑,就从其他县找来做工的人,专门用来修路。

可恨这些做工的人,都知道安丘县衙门管事,稍有不公便去告状,搞得他们只能按规矩来。

特别是本地人,甚至有人开始读平临国律法了。

相比之前,他们有了更多反抗的手段,还知道什么是规则内,什么是规则外。

有家农户甚至道:“要是我儿女之前就识字,绝对不会签什么契约,那契约便是欺负咱们不认字,胡乱写的。”

识字了!

还要学律法!

这还了得?

更可怕的,还是他们自家子弟,开口便是:“要做纪大人那样的好官好人,否则跟禽兽又有什么区别。”

不少人总觉得,自己好像被儿孙给骂了!

更多人却很明白,就算以后纪楚不在,那些原本任人宰割的百姓,却也不会坐以待毙。

他们学了更多东西,明白更多道理,别说还有乡兵。

那乡兵,可是他们自己人。

这样的变化不好吗?

其实也不不错的。

大户们也觉得,本地治安好起来了,条件也好起来。

就连匪贼都提前拦在城门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