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89(1 / 2)

加入书签

穿着棉衣的马典吏立刻道:“大人!让属下去!”

其他差役们都看过来,冒着风雪出去送信,该是辛苦的,你怎么还抢上了。

马典吏嘿嘿一笑。

你们这些小年轻,还是太嫩了,纪大人不会让大家吃亏的,还没意识到吗。

本就热闹的救济院,此刻更是人声鼎沸。

谁能想到,这个走路都需要人扶的古怪婆婆,还有这般厉害的能力。

老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果真是没错的!

白婆婆此时也没有想死的心了。

她这个老太婆,还是用的。

那白叠子,不,棉花,她一定教会大家如何种植,把产量提得高高的。

第37章

安建三十二年冬, 腊八节。

听孩童们口中唱着腊八歌谣,排着队领粥喝,纪楚笑着道:“慢点, 烫。”

孩子们偷偷看向纪县令,脸上充满好奇。

每日都听爹娘亲戚们提起, 现在离得这样近, 总觉得不好意思。

戏文里不是说,官老爷长得都很丑吗。

这也不丑吧。

等几大锅粥分完, 还剩下不少,留给忙碌的妇人跟差役们。

马典吏领头, 吃得飞快。

纪楚那边已经找来纸笔,在腾出的屋子里写信,旁边傅书吏跟成捕头帮忙,快点把种棉花的安排写下来。

主要是给那五个县写信。

毕竟他们主动找过来求帮忙,如今有了好主意,肯定要告诉他们。

而且还要赶在年前就说, 否则这一拖下去, 那可就年后, 甚至要到二月份。

那时候勤快的百姓估计已经在开耕了。

所以越早说越好,也省了大家的力。

这就是技术进步的好处啊。

纪楚他们之前只想着多种点棉花, 完全不知道当地有自己的生产模式。

当然了, 整个沾桥县, 也就白婆婆知道。

许多三四十岁的人, 都知道他们这里曾产大量白叠子。

纪楚把事情简单说了, 又告知详细如何种植,他们还在整理,年后你们让人过来取即可。

衙门十二月二十二左右封印, 一直到次年正月二十开印。

俗称放年假。

在这段时间里,纪楚肯定不会浪费时间,争取在开印之前,把白叠子的情况记录清楚。

想到这,纪楚手顿了顿,又给安丘县衙门,以及娘子写了两封信。

他要晚些日子回去。

不过过年肯定能到。

说到过年,今年送给老家爹娘家人的节礼,应该还是娘子准备的,他忙成这样,也给忘了。

倘若没有娘子,他这日子都不知道怎么过啊。

那边马典吏已经准备好,其他去送信的差役们也穿上棉衣,分三路去送信。

他们吃得快,走得也快。

所以送信的人离开时,救济院的百姓们还在吃粥,有人拿出自己做的腌菜分给大家吃,院子里其乐融融。

而之前定做的匾额也挂在外面,这个有些豪华的宅院,以后就是沾桥县的救济院了。

闻着粥香,纪楚自己也分了半碗。

这里的八宝粥很有本地特色,加了蔬菜豆子,又有大米跟新麦,吃起来别有一番滋味。

其他人见了,连忙送来一些腌菜,口中还道:“大人不要嫌弃。”

腌菜爽口清新,纪楚怎么会嫌弃,跟大家一起用这腊八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