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6(1 / 2)

加入书签

大人大概已经离开安丘县了?

不要啊,这种事真的不要发生。 w?a?n?g?阯?F?a?布?页?ǐ??????w?é?n?????2???????????

可不让纪大人升官,他也讲不出口。

哎,要是全天下的官员,都跟纪大人一般就好了。

若他以后真能考上举人进士的,也要效仿纪大人。

安丘县的变化就在呼吸之间,自然而然产生了。

谁都相信,不久的将来,安丘县不仅能出秀才,还能出举人进士。

那张秀才更是成了纪大人的迷弟一般,每日认真读书,说自己一定要考上举人,不辜负大人的栽培。

纪楚好笑之余,只让大家好好读,无论如何,读书总是没错的。

就比如做农具这事,也是读书读出来的。

这段时间他打听了匠人蔡先生,才知道他自幼跟着师傅学习如何做工具,等他表现出对数字的敏感,师傅便把他送到一个老夫子那读书。

那老夫子没有功名,但数学几何极佳。

工具加上数学,成就了他这个远近闻名的匠人。

如果纪楚说的话,应该叫发明家?

这位蔡先生改进了不少农具,尤其适合当地使用。

现在最紧俏的水车,也是他精心设计过的,之前远赴江南看人家的翻车,也叫人力龙骨车。

那车通过轮轴传动,把水送到田间,在水田里十分适用。

他把最好用的翻车带到西北之后,发现不适合本地使用,从翻车改为筒车,增加了两个转轮,这样更适合地形高低相差比较大的地方。

利用天生的巧思,跟精密的计算,这才有了紧俏的水利设施。

听说那筒车可引水高至三四丈。

一丈约等于现代的三米三,四丈至少十二米。

如此厉害的水利器具,怪不得很难买得到。

纪楚打定主意要跟这位蔡先生交好,这可是真正的发明家啊!

但转头他就收到发明家蔡先生的回信,上面大写的胡闹两个字。

胡闹?

李师爷等人正好看到。

范县丞直接道:“这人好生无礼,竟然敢这样说您。”

马典吏也很不服,怎么可以说纪大人啊。

就连平时很温和的谢主簿都不赞成。

再看信件的后面。

总之把风力大批特批,说别把这些歪点子跟他讲。

那风力不稳定,需要水的时候它不刮风怎么办,东西南北风不固定怎么办。

还问纪楚,知道做这些器具验证要花多少时间精力吗?

众人越看越沉默。

怎么觉得蔡一繁早就试验过了,所以才能说出那么多反驳的理由。

不过算着时间,纪大人三月中旬送去的信件,这四月初就收到回信,对方没时间验证啊。

等会,不对劲。

纪楚道:“看来蔡先生早就试过风力水车,只是没成。”

所以对方知道那么多弊端。

这胡闹两个字,与其说纪楚的,不如说给自己的。

这哪是信件啊,这分明是实验分析说明啊。

纪楚立刻提笔回信。

首先风力不稳定,所以最好有专门的器具引风,这个工具可以拆卸,有风用风,无风使人力。

而且这也能解决风向不同的问题,那海上帆船如何借风,他们就如何借。

更不是每个地方都用风力水车,而是因地制宜,那高坡风口最为合适。

最后还强调,不用验证,只是说个看法而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