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67(2 / 2)

加入书签

今日来,萧恪还是给足了萧岭这个明面上的宁王颜面的,一早便使人通传过了。不知是否因为先前嫌隙,萧岭本人并未露面,只是派了人将萧恪和贺绥二人引去了秦太妃的院子。

察觉到萧恪还有些犹豫,贺绥也不多说什么,强硬得将人拽进了院子。

先帝薨逝,大齐上下皆为天子服孝,秦太妃一袭素色坐在院中,陪着她的是被召回府里的伏忠王妃。

大嫂先看到萧恪二人,秦太妃顺着长媳的视线看过去,正与亲儿子四目相对。

母子之间本该是极亲密的,可偏偏因为先帝迫害,害得母子俩多年分离。萧恪不能有苦难言,秦太妃蒙在鼓里无法接受儿子的变化,反倒生疏了。哪怕此刻造成隔阂的罪魁祸首已死,仍无法回归最初的模样。

贺绥紧紧拉住萧恪的手,还推了一把,将人推到了秦太妃面前,让萧恪没有理由再回避。

萧恪看着母亲,妇人鬓边已生了不少白发,丈夫和长子过世都给了她莫大的打击,与萧恪记忆中的模样一比更显憔悴不少。

母子俩相对无言许久后,萧恪先一撩衣袍在秦太妃面前跪了下去。

“母妃,孩儿不孝。”在新帝面前都跪得直直的荣亲王,却在母亲面前缓缓俯下身去,这一刻,他不是权倾天下的荣亲王,而只是秦太妃的幺子,就只是萧恪这个人罢了。

“母妃。”贺绥也跟着跪在身边,他与萧恪已结同心,便随着唤了一声母妃。

秦太妃面对贺绥时倒还算自如,听到贺绥这么叫她,她也微笑着点头,算是应了。

“你们……起来罢。”

秦太妃不是个冷硬心肠的人,终究还是让儿子一并起来了,只是眼神仍有些躲避。

前些日子才知晓真相的大嫂犹豫着想开口帮着解释,扭头看向二人,却见贺绥朝她微摇了摇头,妇人便只能作罢,只是看向小叔子的眼神带上了几分怜惜。

贺绥当然清楚这些事由他或者长嫂开口更为可信,但他也明白,解铃还须系铃人。秦太妃的心结非得是萧恪自己亲自开口说不可,因此尽管心疼,他也不能代替萧恪解释什么,须得让他自己开口说清楚这一切。

“母妃,有件事儿子想同大嫂商议。”

理由当然是贺绥随口编的,不过有些话或许当着人并不方便,还是得他们母子单独相处才好开口。大嫂慧怡,也起身对秦太妃说道:“母妃,容儿媳与弟婿暂离片刻。”

秦太妃叹了口气,她虽猜到了两人的用意,却没有戳破,只点了点头道:“你们去罢。”

贺绥与伏忠王妃离开时还将院中其他伺候的丫头婆子一并带了出去,等所有人都出去了,秦太妃才缓缓开口:“恪儿,你没有什么话要同为娘说么?”

“孩儿不孝,这么多年不曾承欢膝下,如今大仇得报,才敢来见母妃。”

大仇得报意味着先帝之死与萧恪有关,哪怕不用过多说明,以秦太妃的聪慧也必然听得懂儿子言下之意。

“你既知先帝害了你生父,为何这么多年为虎作伥却不知悔改?你可知旁人是如何说你的?你父亲若是泉下有知,该是怎样寒心?!”

对于母亲的责怪,萧恪并不伤心。他生身父母在大是大非上向来分得极清楚,先宁王之所以明明身负战功却还是被亲兄长一步步迫害至死,便源于这耿直性子,秦太妃出身仕宦大家,满门忠良,更是将恪守为臣本分刻在了骨子里,所以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