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75(1 / 2)

加入书签

绥与北燕二王子相熟之事了。

此后半月,齐帝于朝堂之上再提重派监军之事,人选自是早就定下的,旨意也是拟好的,自有大内总管太监裴东安于朝上宣读圣旨。 W?a?n?g?址?F?a?布?Y?e??????ū???ē?n?Ⅱ???????5????????

“奉天承运,诏令司礼监提督太监朱昭为监军,燕郡王萧恪从旁协领,监管北境军务,不得有误。钦哉!”

“臣…遵旨。”

第一百一十五章

圣旨先萧恪一步到的邯城,御封使者将齐帝旨意宣读。

除了另派了监军之外,还调派了其他州府驻军,以朝廷指派的前禁军统领为将,合计万人共赴前线支援。

北境军出师不利,到了邯城的第一战就险些将邯城也丢了,另派御史监军本也寻常,不过对监军人选,不少将领却是心怀不满。历来监军御史一职多是朝中文臣担任,虽说武将在打仗一事上多看不上文官纸上谈兵,但纸上谈兵也总好过什么都不懂的太监。

虽说细数历朝历代也不是没有过内侍当监军的先例,但其中大多是皇帝不信任出征之将,而不懂兵法的宦官无一不是仗着皇帝御赐的权柄在军中作威作福,胡乱指挥。更有那心眼坏的,向军中将领讨要好处,讨要不得就写折子污蔑为将者不忠不敬,前朝就曾有将领因此被冤杀。可偏偏对方代表皇帝,轻易得罪不得,除非真起了谋反的心思,也不管扣在京中的一家老小会如何,不然就是天大的冤枉也得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

是而一听监军是个太监,还搭上了一个萧恪,众将各怀各的心思,大抵除了黄友光和白子骞、贺绥三人之外,没人觉得是好事。

司礼监提督太监朱昭是内宫太监总管裴东安的小徒弟,年不过二十有余,如果将来裴东安退下来时齐帝尚在位,那么他就会是下一任太监总管,不过朱昭本人没那么多野心。他是个没有根基的,因为人机灵又嘴甜勤快才被裴东安挑中,如今做到了提督太监他也琢磨明白以齐帝的年纪,他就算做上内宫总管也撑不了个把年,故而平生只求安稳度日,不作他想。

此次监军之事被挑中纯属碰上了,齐帝选他也是为着他没有根基,只能依靠皇帝。

萧恪名义上是从旁辅助,但其实所有人都明白真正的监军之人是燕郡王。朱昭也是这么想的,故而这一路他虽说不上对萧恪有多谄媚,但言行上处处供着敬着对方。

“见过王爷。”黄友光对于萧恪的到来是十分欢喜的,因为他来了就证明自己那封信没有白送。先领着人见过萧恪之后,才转向一旁的朱昭,“朱监军,有礼。”

朱昭十分客气地回以一笑,面相上看倒是个好相与的。

“杂家同郡王奉旨而来,陛下挂怀北境战事,烦请黄将军先引我们至军帐中详细告知,杂家也好尽早承禀陛下,以安圣心。”

“自当如此,这边请。”黄友光回头示意副将去击鼓升帐,尤其点名了令除今日轮值巡查的将领之外,其余所有不论官职高低一律过来,自然是考虑到萧恪在,总得找个理由把贺绥唤来。明着是为了监军刚到军中巡视三军,理由倒也算说得过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