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44(1 / 2)

加入书签

,只能冷言冷语点到为止。

“大嫂自幼也曾替母妃看顾着你,如今出事,你当真一点情面都不讲么?咳咳……”

“二哥言重了,此事顺其自然。若是无辜,自然没谁能攀扯得上,若是被拉下水……也是活该。”

萧岭听到这话,拍了下椅子蹭地站起来瞪着萧恪,不过马上又躬下身猛咳几声,侍从连忙过来替他轻拍着脊背,倒是洪喜走过来帮忙扶了一把,萧恪只是瞧了一眼并非多说什么,放任洪喜那么做了。

萧岭此刻在气头上,深觉自己此行是自取其辱,并没有意识到哪里不同,甩手斥道:“把别人说得那么不堪,你萧恪就干净么?!母妃因你所作所为终日难安,觉得愧对父王在天之灵,却不想都是她一厢情愿了!既如此,燕郡王的生辰我等人也配不上,就此别过!”

一样东西被萧岭掷出,在地上滚了几圈后裂开露出里面的东西来。

“洪喜,送客。”

兄弟俩不欢而散,萧岭走得十分急,洪喜也快步跟着,一直将人送出王府门外。只是怕被瞧出不妥,他从始至终不敢多替主子说半个字。

“主子!”待人送走了才折回厅中,见萧恪正撩了衣袍下摆半跪在地上,拾掇那砸坏的东西。

他伸手欲帮忙,却被萧恪拦下了。

好好的玉质吊坠磕在地上碎成了三瓣,还有不少零星的碎玉渣,萧恪把它们捡起放在手心,拼成了一个玉色的佛陀吊坠。有这般心意,多半不是萧岭而是秦太妃的意思。

萧恪盯着那块碎了的玉,将它们放到洪喜张开的掌心中,最后瞧了一眼。

“去找个嘴严的玉匠粘好了再送回来,不计什么模样。”

洪喜看着萧恪失落的神情,欲言又止。

第九十七章

刑部侍郎范圭之事牵连甚广,齐帝原想着不过是个官员贪污的小事,至多带出几人,一并罚过也就罢了。

却不成想拔出萝卜带出泥,范圭这一出事,里里外外牵连出京官和州府官员拢共三十余人,其中更不乏权贵名门,仅是与范圭勾连密切的仍有十余人之多。

区区一个刑部侍郎能够牵连出这许多人,如何不让帝王震怒,便是一些轻罪也被重罚。

一时间京城腥风血雨,抄家杀人、人心惶惶。

梁家的冤案借陈汴之手得以翻案,梁砚秋该是高兴的。可跟着萧恪去瞧了几次法场,心境却不如初时那般喜悦痛快。他亦是经历过家破人亡的苦难的人,可杜慷之流的报复如何及得上帝王之怒,纵然知道这些人大多都是罪有应得,却仍是看得他心有余悸。

从范圭到与他勾结甚密的权贵,杀到后面连刽子手都砍得手臂酸麻,初时还有些心大的百姓凑过来瞧,可到了后面法场除了监斩官员和戍卫兵卒外,已再无旁人。梁砚秋瞧着那人间炼狱般的景象,只去过两日变心生呕意,足足好几天没吃下饭。可瞧着自家主子神色平静,丝毫不为所动,他不知为何,心中生出些许畏惧来。

自那之后,朝中人人自危,虽说称不上吓破胆,也对齐帝的很绝更加畏惧了。

原本会试放榜后正是各家争相拉拢士子之时,如今却是无人问津,实是不敢。

若说其中谁最畅快,唯有康潮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