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78(1 / 2)

加入书签

边让人给自己夹煸豆角,一边笑他:“吃你的吧,我们要真和你抢,你又该哭了。”

太子不服道:“三姐冤枉人,我几时哭了?”说完就咬了一口鸡腿,鲜香浓郁、咸甜适中、软烂入味,小高子的手艺,已经掌握了这三个精髓。

而且比起上一次,这一次小高子做的似乎更好吃。

听了太子的疑惑,东阳公主笑道:“你都已经明说了,不让高太监再做这道菜,他自然也不必再对着徒弟藏私了。只怕这一回,小高子才算是把他的看家本领全给学过来了。”

太子听了,深以为然,不由又想到那些仗着资历倚老卖老的朝臣,感慨道:“厨子之间师徒如父子,教手艺的时候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朝堂上的权柄之争?”

金乡公主也道:“我听南边来的官员说过一句他们那边的俗话:死知府不如活老鼠。可见人走茶凉,也不怪在位的防备底下人篡权。”

东阳公主道:“我听人说人年纪一旦上去了,脑子就不灵便了。偏那些人还要占据要职,不肯给年轻的腾地方。为了一己私欲耽误国家大事,实在可恶!”

皇家就是全天下最尊贵的家族,皇帝家更是如此。没人敢要求皇帝、皇后、太子、公主们用膳时,必须遵循“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

姐弟几个边吃饭,边交流些入朝后的心得,多少都有一些新感悟。

第126章 林黛玉再入贾府转眼到了……

转眼到了上书房的休沐日,黛玉本已经和佩瑶并相好的姑娘们约好了,一起到随顾园赏荷做诗。

哪知带着书箱回家之后,才知道荣国府那边提前一天寄来了帖子,请她休沐日去外祖母那里玩乐一日。

由于贾敏的态度明确,这几年贾母已经不再提让黛玉嫁给宝玉的事了。

见母亲已经服软,贾敏的心也软了,林家和贾家的往来也恢复了正常,贾敏隔三差五也会带着女儿回娘家去,在贾母膝下承欢。

如今荣国府以贾母的名义送了帖子,林黛玉还真不好拒绝。

“罢了,郡主那边我派个人说一声,明日的随顾园之行,我就暂且不去了。”黛玉虽然不爱往贾府去,却也不想让母亲为难。

贾敏怜爱地摸了摸女儿的头发,柔声道:“你外祖母年纪大了,还不知道有几年活头,咱们做小辈的,只要不是原则问题,就顺着她老人家的意吧。”

黛玉点了点头,笑道:“我也好久没见迎春姐姐他们了,这回正好和他们聚聚。”

整个荣国府里,黛玉最喜欢的就是三春姐妹。迎春宽厚稳重,探春爽利泼辣,惜春清冷出尘。姊妹三人性格各异,却都善良聪慧,是不可多得的好姑娘。

贾敏笑道:“你到了那边府里,只管跟姐妹们一起玩耍就是了。宝玉那边不用担心,想来他也不敢造次。”

衔玉而诞这回事,外人都以为是后宅妇人争宠的手段。但贾家人却是自家人知自家事,心知肚明这是真的。

偏偏玉器这种东西,自从出了块受命于天的和氏璧,就和皇权有了若有若无的联系。

为防万一,贾母对宝玉极为溺爱,平日里只教他读诗词歌赋,四书五经都是顺带的。正好宝玉自己也不爱那些正经

书,每次贾政逼他读书,都是贾母护着才糊弄的过去。

她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把贾宝玉养成个只知风花雪月的废物。以免将来太有出息,被政敌扒出通灵宝玉的事大做文章,连累家族。

偏偏这贾宝玉生来就有些痴病,不爱去书房,爱在内帏厮混;不喜欢年长的嬷嬷抱,天生就喜欢年轻漂亮的小丫头,还喜欢吃人嘴巴上的胭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