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6(1 / 2)

加入书签

本宫的运道已经够好了,及笄之年就被选入宫中母仪天下,连带着整个上官家都鸡犬升天。真正辛苦的,是那些没有上官家幸运的平民百姓。”

瑶光隐晦地看了皇后一眼,垂眸藏住眼中的惊异。

她想,她明白皇后多年近在咫尺却母子分离,为何还能保持正常人的思维了。

一个人心里装得东西宽广了,自然就不容易钻牛角尖了。

若本朝真如清朝一般,把后妃完全限制在后宫的一亩三分地里,只怕皇后早就疯了。

看来,她原来对皇后的判断,还是太单一了,不够全面。

她想多了解皇后一些,便主动问道:“母后,那该怎么办呢?”

皇后笑容慈爱地对她说:“朝廷每年都会在大雪来临之后,派遣五城兵马司的兵丁,帮助京城和直隶地区的百姓清理房顶的积雪。内外命妇也会筹集善款,在各城门外舍粥。”

她拍了拍瑶光的手,说:“这个你不用操心,到时候我会把你那一份一起出了的。”

瑶光满脸感动,嘴上却说:“那可不行,儿媳也要帮母后尽一份心呢。儿媳不像母后那般有才略,但钱财还是有几分的。不过……”

说到这里,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不过儿媳不知道出多少银子合适,还得母后指点一番。到时候我也给妯娌们都说说,让他们也念着我的好。”

皇后失笑道:“往日里我只说小八是个泼猴,今日才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你也是猴精猴精的,竟然借着本宫的功劳,去提你自己捞人情呢。”

瑶光看出来她没生气,得意洋洋道:“谁让我有母后疼呢?嫂嫂和弟妹们不如我近水楼台,这人情只好叫我赚了。”

皇后当然不会生气,甚至她巴不得所有皇子妃都欠瑶光的人情呢。

这时候讲究夫妻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皇子妃们欠瑶光的人情,就是皇子们欠景阳的人情。日后在朝堂之上,便是政见不合,他们也不好对景阳过于为难。

因而,她不但和瑶光说了郡王妃捐多少合适,还把往年各命妇的捐款数额都告诉了她。

瑶光也没辜负她的一片心意,把这些都一一记在了心里。

忽然,她听见了两个熟悉的勋贵。

——宁国府贾家,荣国府贾家?

若是只有一个,还能说是巧合,但宁荣二府并列出现呢?

更别说,接下来还有保龄侯府史家。

瑶光小心在意,皇后把所有侯爵都说过去了,却没提到“忠靖侯史家”,想来如今正处于红楼前传的时间线。

她忽然就对这个世界多了几分熟悉感。

第40章 开国勋贵夫妻二人进宫一……

夫妻二人进宫一趟,带着一堆赏赐回去了。

在回去的路上,瑶光就忍不住问:“以前在老家听书,说书人经常说什么开国勋贵。八郎,咱们大夏有几家开过勋贵啊?”

因着皇后今日提了各家命妇,景阳也不奇怪她为何突然问起开国勋贵,想了想说:“开国勋贵挺多的,但名头最大的是四个异姓王,功劳最大的是八位国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