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21(2 / 2)

加入书签

医护们围坐在附近的座位上,静静等他们吃完,然后听他们回答问题。

听到滑州城内病患已经基本控制,没有新增病患时,大家不约而同地舒了一口气。

但听到滑州下辖的十四个县,病患数量还在增加,尤其是几个县增加得特别厉害时,一颗心又揪起来。

偏偏就在这时,魏璋的手机响,来电人是郑院使。

郑院使的声音有些哆嗦:“魏使,刘医丞和滑州城内的医师们病得很严重,他们染了风寒咳得非常厉害,昨日就开始咯血了,身体很差。”

“能不能……能不能……”

医护们心知肚明,滑州的医生们撑不住,伤寒病人数量会不断增加,病情也会越发严重。

去滑州出诊这个难题,还是摆到了医护眼前。

第141章

正是食堂晚餐高峰时间, 魏璋开的又是免提,大部分医护们都听到了,每个人的神情都有微妙的变化。

滑州远, 路况不好,汽车还要换电动车, 天气热, 环境差,连像样的厕所都没有……条件艰苦, 病患数量还多。

现在医院有水有电有网络, 吃喝不愁, 就算只能挤值班房, 但好歹卫生间和淋浴房自由,不论哪方面都比滑州优越太多了。

就算不去滑州, 国都城每天都有数十甚至上百名病患和家属租马车赶来看病, 完成第七项任务也只是时间问题。

并不是非去不可。

正在这时,邵院长和金老拿着手机进入食堂,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在他们身上,会不会强制医护赶去滑州支援?

刚才还热闹非凡的食堂, 现在静得可怕。

邵院长清了清嗓子:

“我刚收到的消息,滑州城内病倒二十七位大郸医生, 赶去支援的太医病倒六名,德县和黄县有六名医生感染伤寒,其他县的医生也有感染……目前为止, 滑州地界的伤寒病人已有五千余人。”

“与太医同去的捧日军冒雨装袋筑守河堤,病倒了一半。”

“夏季是大郸疫病的高发时段,虽然景佑帝已经从其他地方调医师和草药过去,也是杯水车薪。”

“要不要去帮忙?怎么帮?帮到什么程度?老实说,我也不知道。”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里不确定因素太多,作为院长,我要大家平平安安地回到现代,所以不会强制要求你们去滑州支援。”

“根据郑院使的统计,滑州急需消化内科、呼吸科、儿科、妇产科和骨科医生护士支援。”

“景佑帝会派天武军和捧日军随行保护大家的安全,滑州城内和各县都在建飞来医馆式的茅厕,也在清理屋舍。”

“自愿去的,若大郸有任何礼物相赠,都归个人所有,无需上缴。”

“不去的,留在医院一样治病救人。”

“这次支援滑州,保科长会带人做后勤保障,食堂大厨也会抽调一部分带上各种食材和干粮,黄工会带着光伏发电机和设备随行,我会跟着一起去。”

“我刚新建了一个支援滑州群,群名片放在全院医护大群里,从现在开始接受报名,注意,女医生女护士例假期或临近的不要报名。”

“明天一早,我会清点报名人数,准备相应数量的医疗器械、药材和耗材,然后征集有车的志愿者们,争取快去快回。”

满满当当的食堂里,没一个人说不去,但也没人说去,大家就这样看着邵院长和金老开。

食堂又安静了五分钟,医护们纷纷坐下,该吃吃该喝喝,吃完继续闲聊,也有吃完就回值班房躺平的。

……

医院警务室,小葛警官和狄警官两人望着手机发呆,飞来医馆大群里正在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