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33(1 / 2)

加入书签

电脑打字一样,刚开始得小鸡啄米,打多了,就自然而然学会盲打了。

她现下是向那些画院的人学,从古诗词中找一两句画出意境来,如此才能创作出新的衣裳。

正好今日翻到的是杜公瞻诗,“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

这首诗的题跋是《咏同心芙蓉》,那就是并蒂莲,倒是好兆头。

她指给蒋羡看,蒋羡也是莞尔,锦娘就笑道:“既然如此,正好今日也是我们新婚,那我就设计一幅并蒂莲的领抹,但不是缠枝样式儿的,是莲花和池塘蜻蜓一起。”

说罢,她就开始画了起来,先打稿再勾线又上色,期间反而是准备专心读书的蒋羡频频看向她,但见她专心致志,又不好打搅。

习秋和悯芝也在观望,她们见这位新奶奶话沉静有才,花样子竟然画的那么好看,都惊到了。

锦娘当然不会新进门头一日就咋咋呼呼,她的目的很明确,和蒋羡做夫妻,不可能一开始就爱的死去活来的,就得从朋友做起,朋友之间就得找共同点,尊重人家。

刚刚画完,习秋和悯芝提了饭过来,锦娘惊讶道:“这么快就到中午了。”

中午菜应该是昨日酒席的剩菜,只多炒了一道白菘,锦娘是过习惯苦日子的,对饭菜也不甚挑剔,但她是个精细人,一看便知。

果然,看向蒋羡,他似乎没什么太大的胃口。

其实这种事情在她们小户人家很正常,像她弟弟扬哥儿就不爱吃隔夜菜,所以锦娘每次就让橘香去街上花十几文帮他买些别的菜当口粮。

但现在面对蒋羡,她就笑道:“是不是读书累了?没什么胃口。”

蒋羡摇头:“也不是。”说罢,沉吟片刻,又道:“这菜色不合我胃口。”

你同我说真话,那我才能跟你说真话。锦娘则道:“这几日我倒不好添菜,毕竟我是新妇,我也不愿意人家说我挑剔,等过几日,你要吃什么,咱们拿钱让厨下人做了来,好不好?”

“好。”蒋羡听她提起钱,又立时取了自己的钱匣子过来交付给锦娘。

锦娘等用完饭,打发下人出去,才打开匣子看了一眼,里面零散放着不少金银锞子、银珽、碎银子、还有十贯左右的铜子儿。她笑着收好,又拿了两个荷包给他。

蒋羡见里面放的满满当当的,打开一看,竟然全部是钱,应该是提前准备好的。

“这两个荷包都是给你平日出去花销的,一个荷包里装的都是八分的银子,我让倾银铺都做成银鱼的样子,如此又好看,打赏也便宜,另一包里面装的是铜子儿和一些散碎的银子,你自个儿出去用着也方便。”锦娘解释道。

实际上也没花多少钱,一个荷包里放五十条小银鱼,也不过四贯,至于另外一包则放了三个一两的碎银子,和几十个铜子儿,两个荷包合在一起不超过八贯,远比不上蒋羡给自己的。

可是蒋羡很是感动,素来只有一些女子变着方儿的从男子手里支钱打钗环首饰,很少见到锦娘这般豪气大方的女子。

“多谢娘子。”他眼神亮晶晶的。

锦娘打趣道:“若你这么说,岂不是正如你之前所说,咱们生分了吗?”

蒋羡迅速摇头。

见无人进来,他又和锦娘离的近,他急促呼吸喷出来的气体都在锦娘的脖颈处,声音有些缱绻,又是少年人,就控制不住了。锦娘立马跳了起来,推开他:“天色还早呢,干嘛呀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