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83(2 / 2)

加入书签

南方遍地服装厂,质量参差不齐,款式看着差不多,其实差很多。他们一问价格,比在首都找人拿货便宜两倍,顿时决定以后都去南方进货。

服饰拿回去,他们比照之前的价格卖,除了个别人傻钱多的,大多数客人都嫌衣服贵。可人傻钱多的又不是真傻,到家洗一次颜色变了,就拿着衣服找他们退钱,有的人说话难听,直接说,“这破抹布你也好意思卖那么贵?”

为了息事宁人,只能换一件先前的存货。几兄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把刘大姑找过来。刘大姑只是叫小侄媳妇穿身上试试。

两件衣服款式一样,颜色只差一点,可他们在秀水街找人拿的货看起来高档,他们去南方拿的上身后庸俗到能看出风尘气。

刘大姑见他们看出来才说这里头水深着呢。从版型到布料以及染色,大概说一遍,又说他们拿的货少,去掉来回车费住宿费,其实跟找人进货差不多。人家常年跟厂家合作,厂家不敢给他们残次品。你们几个人只要几包货,厂家给你一堆破烂,你下回不去了,人家也无所谓。

刘大伯跟刘小叔闲聊聊到这件事,刘小叔愈发认为,有多大本事办多大事!

庄小婶听到团团的话笑着说:“我还希望你表弟跟你一样聪明。可这些事光想没用,还要有本事。”

团团问:“不试试怎么知道成不成?”

“你这孩子,可别撺掇我。我都六十多岁了,能活几年,安安稳稳的吧。”庄小婶转移话题,“最近你爸妈忙不忙?”

团团:“我爸不怎么忙,我妈很忙。好像因为出来一款呼机,突然多了很多工作。昨天我妈还说下属单位要招新人,忙不过来什么的。”

庄小婶看看外面的太阳:“这么热的天忙起来真受罪。”

话音未落,几个孙子孙女跑进来。庄小婶叫团团跟他们玩儿去。团团不太想去,因为跟表弟表妹有代沟。可一想外面比屋里凉爽,又跟他们出去。

在乡下住了十来天度过三伏天,团团就收拾包袱回家。

到家两天,李小光和朱红伟来找他。

朱红伟本想留在当地教书,然后试着考回来。团团想不明白,每天都要工作还有心思考试吗。团团忍不住问为什么不考回首都读研。

朱红伟如梦初醒,努力努力又努力,考上师大研究生。李小光也在读研,暑假无事,所以这个夏天有他俩跟团团玩。杨一名在单位跟尸体面对面,陈大勇忙着跟老外打交道。

团团本以为今年跟去年一样平平淡淡,万万没想到阳历年前几天,他跟往常一样起来,洗漱后准备去食堂吃饭,刚到楼下就听到校友“嗷嚎”一嗓子,他吓得差点摔倒。

团团过去问出什么事了,听校友说完团团久久不能回神,苏联解体?!

到食堂听到同学也在聊这事,一个比一个困惑,怎么就解体了。团团不由得想起两年前春夏之交那场风波。

李小光也想到那场风波,所以周六下午下了公交车就找团团。可惜团团学校忙,第二天中午才到家。

下午,杨一名、李小光和朱红伟来找团团,见着他就问如果那场风波没有控制住会怎么样。

团团不太关心政治,不清楚,可惜也没有人为他们解惑,张怀民出差去了,归期不定。苏笑笑在单位加班。倒是可以问陈大勇,这半年他天天往外跑,比他们消息灵通。可陈大勇此刻很有可能在飞往俄国的飞机上。

四人相顾无言许久,团团问杨一名:“去你家看新闻?今天的新闻肯定讲这事。”

“那中午在我家吃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