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2(2 / 2)
吃早饭的时候王素芬唠叨几个孩子好好学习,兄弟姐妹四人听得够够的,一看到小团团,她家老小就拎着书包跑出来。
苏笑笑看着他跟后面有狼追似的,笑着摇了摇头。
到单位没什么事,苏笑笑突然觉着她是不是应该先补文化课,再补专业课。原身上的是中专,以后肯定会被邮电大学的同事比下去。
好在离新同事毕业还有四年多,她可以前两年补文化课,后两年补专业课。可是文化课补什么呢?苏笑笑琢磨好一会儿,决定先补语文和外语。
虽然上辈子上过大学,可毕业后平时用不着,来到这里几年也不常用,她以前学的已经忘得七七八八。
幸好潜意识还记得,捡起来容易。
晚上,团团就发现妈妈很奇怪,跟他一起练字。
翌日早饭后,苏笑笑再次和团团一起练字一起背诗,团团忍不住摸摸妈妈的额头。苏笑笑拿掉他的手:“怎么了?”
“妈妈也要学习吗?为什么呀?”
苏笑笑:“昨天有人找妈妈写信,妈妈明明认识那个字,以前也学过,却忘了怎么写。好多同事都看见了,妈妈可丢人了。”
团团抱住她:“妈妈不丢人!”
苏笑
笑搂着他:“你欢迎妈妈和你一起学习吗?”
团团毫不迟疑地使劲点头。
苏笑笑松开他,“我们继续?”
团团立刻坐回去。
苏笑笑家没有英语课本,首都的家里也没有,原身上初中学的俄语。苏笑笑眼角余光瞥到日历,决定给同事小楚几十块钱,请她找亲戚邻居买几斤干鲍、鱼胶、海参以及干货。
端午节当天中午,张新民和妻子回家吃午饭,结果看到父母和女儿在堂屋忙着包什么。
张新民把车子往墙上一靠就大步进去:“嫂子又寄东西了?”
他妻子随后进来:“不是跟嫂子说了买得到吗?”
苏笑笑的婆婆罗翠红道:“还是那些贵的。”
张新民和妻子到跟前看到桌上有干笋,有干蘑菇等山货,“木耳蘑菇还是东北的好。”
罗翠红瞥一眼儿子:“这么会说,我咋没见你买过?”
张新民噎了一下,“我,我回头找同事问问,他们有亲戚在东北插队。”
他妻子担忧,小声问:“属于私下买卖吧?”
“又不是投机倒把买来转手卖掉,自己吃没事的。”张新民又问,“大哥和大嫂今年能回来吗?”
罗翠红也想孙子,“你写信问问。再给你大嫂找几本英语书寄过去。她可能怕被同事比下去。”
说起书本,张新民的妻子想起最近听领导说上面想恢复高考,就用试探地语气表示如果上面真恢复高考,她想试试。
罗翠红一直很羡慕读书人,只可惜家里穷,甭说她,她兄弟也没上过学,“想去就去。但有一条,不能耽误工作。”
张新民的妻子顿时很激动:“不,不会的!我白天上班,晚上和星期天复习。”
老张听了这话不禁说:“做两手准备是对的。就是辛苦点,也没有这个时候下地收麦子苦。”
今天阳历六月二十一,再过十来天就是小暑,今天的首都最高气温有三十度,哪怕京郊树多比城里低一点,可田地里没有阴凉地,半天下来能晒破皮。
张新民的妻子这些年收到过同学的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