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1 / 2)

加入书签

发脾气。

何况,杨清河最后也讲了“如果真的需要老公去地铁站接你,告诉我哦”,他又没说他肯定不会去。

曹木青开解自己:老公只是情商低,技能全都点在了智商上,没点在情商上。

像毕姗姗说的,“多好的老公啊,学历高、工资高,大厂里的程序员,人又老实,不搞七搞八不拈花惹草,还分担家务,会做饭会洗碗。”

可突然间,隐隐约约地,曹木青想:情商低,是真的,单纯的“情商低”吗?

还是因为他不喜欢其他人、不关心其他人,所以,才说不出来让其他人开心的话,也做不出来让其他人开心的事呢?

同时,她莫名地有一点儿羡慕姗姗、张斩、霍婷她们这些单身着的女孩子们。

第2章 创业(二)我好搞笑啊,像个小丑。……

两个活儿全飞没了,翌日起,毕姗姗便开始到处参与甲方的比稿了。

她请每一个认识的人有什么不需要资质的小活儿的比稿时都邀请一下她的公司。

毕姗姗非常刻苦,对每一场比稿大会,她都努力地做调研、想创意、写方案、做PPT……而后提交。

因为比稿确实太多,毕姗姗又创意爆棚、文思泉涌,不舍得轻易放弃任何一个比稿机会,于是经常一天要写十几个小时的提案,睡眠时间急剧减少,三餐也是随意糊弄,打了几周的鸡血,脑袋晕晕的,身体也飘飘的,一共参加了15家公司的比稿。

她想:15家,怎么也能中标一家吧?

15中1,应该不难吧?双色球的中奖几率好像都有6.71%。中比稿,总不至于比中双色球,还要难些吧?

先喘口气儿好了。

结果,随着时间过去,毕姗姗竟没能收到任何一点的回音。

她坐不住,来回翻看自己参加的那15个比稿通知,在每一个截止两周以及四周的时候,主动联系对方公司去询问比稿结果。

甲方公司的市场部仿佛是有统一话术,基本全都告诉毕姗姗:“哦哦哦不好意思,我们还没出结果呢,应该就是这两周了哈!”

“我们还没出结果呢”的理由倒不尽相同,有的甲方说他们正举办一个重要活动,还没时间看PPT;有的甲方说老总正在撒哈拉谈大项目,两周后才能回中国;有的甲方说他们正申请这笔项目预算,之前流程有点问题,过几天就开这个标;有的甲方说——

毕姗姗一开始全都信了他们的鬼话,而后,她就在等待对方公司“办完活动看PPT”“谈完项目回中国”“申完预算开这个标”的紧张焦虑的漫长过程中,陆续看到那些广告都被投放在各媒体上了。 :

有些时候,从毕姗姗询问结果到毕姗姗见到广告,半周时间都还不到。显然,人家早就定下来中标单位了,也早就开始做这个广告了。

毕姗姗实在不懂,没中,那告诉她没中就好了,为什么都不可以通知她下比稿结果呢?让她一直等待着、期望着、紧张着、焦虑着?甚至,在她主动去问比稿结果时居然还要撒一个谎,告诉她再等一阵子?

好迷惑的操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