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13(1 / 2)

加入书签

满意。

要说当下最叫他烦恼的,唐颂都得排第二,首当其冲的,自然是他在新都那个越来越无法无天的逆子。

虽说殷祝在心中对下一任皇位的继承人已经有了安排,但面对尹英这个太子,也不能全然撒手不管。

如果不妥善处置,这群太子党保不齐就要在大夏爆个大雷。

而且但从尹英本身的性格来讲,唐颂也好,王存也罢,甭管自身性情如何,都是典型的封建社会教书先生,对待学生,极少和颜悦色,要求又十分苛刻,稍有不对便是一顿严厉批评,还会定期给殷祝写折子告状。

尹英的性格贪玩,还有点祖传的叛逆,殷祝在的时候,他日子过得轻松,倒也相安无事;

但等殷祝离开新都后,殷祝给他找的那两个新监护人可不会惯着他,尹英压力一大,自然就会想着偷懒耍滑,找渠道发泄。

“想纳侍妾?这小子才多大,要什么侍妾,”殷祝翻看着尹英从新都寄来的信,嗤笑一声,“他老子都还没纳妾呢!”

闻言,旁边投来了一道颇有存在感的目光。

正提笔小心在宣纸上勾勒蝶翼的宗策静静地看着他,问道:“陛下想纳妾了?”

殷祝后背一僵:“……没有,朕只是说着玩儿的。”

“若是陛下动了这个念头,也不必隐瞒,”宗策重新低下头,将那蝶翼间的空白用笔锋一点点填满,“喜新厌旧,乃人之常情。”

他搁下笔,拎起未干透的纸张轻吹了两下。

“待陛下儿孙满堂,策也就安心告老,寻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了却残生罢了。”

宗策放下宣旨,望向殷祝,眼中还带着一点细碎的笑意。

殷祝叫起冤来:“真没有!朕对爱卿的真心可昭日月——”

但日月可不会开口讲话。

为了向他干爹证明自己的清白,殷祝也只好先以身作则了。

回去后他捂着微肿的唇,一边回信一边想,都怪尹英那小子,哪壶不开提哪壶。

不批!坚决不批!

没过多久,下一封信又送来了。

尹英在信中问自己什么时候才能去旧都,这些年来他日夜思念父皇,夜不能寐,一心只想要侍奉在父皇左右。

殷祝回复:你父皇还没老到瘫巴在床上需要人伺候的地步,你要是真想朕,下次就别找人代笔写信了。听说你最近和一个民间的姑娘好上了,上次写信来,是为了她要名分吗?

虽然觉得尹英这种先斩后奏的行为很不讨喜,但出于这个时代男子大多十几岁就娶妻成家的考虑、以及对那个姑娘名节的保护,殷祝其实已经打算同意尹英纳妾了。

问这个问题,也只是想让这小子自己交代清楚事实经过而已。

但尹英却以为殷祝是在对他生气,立马慌了,收到信的当天便闯到了唐颂府上找人。

彼时唐颂还在接待其他客人,一看到太子这副六神无主的模样,就猜到出了事情,率先起身送客,又叫人闭门守在外面,不得让任何人随便打扰。

? 如?您?访?问?的?W?a?n?g?阯?发?布?y?e?不?是?í?f?u???ě?n???〇?Ⅱ??????????m?则?为?山?寨?站?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