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8(1 / 2)

加入书签

花板出神,缓了一会才打开下一册。

第二本笔记中出现了一个顾行驰略微熟悉的名词——泥城。

唐易和齐望云出事后,顾勤锋开始在金平县到处寻找关于西南小邦的资料,在经过长时间的四处寻访后,他终于从当地村民的口中听说了一个叫做泥城的城市。

金平县下还是有很多的小村落,但不论是地图还是古本上,都没有这个叫做泥城的地方。泥城似乎是一座存在于当地村民口口相传中的神话宫殿,就像广寒宫像昆仑神殿,只闻其名未见其物。因为没有一个确切的特征,所以凡是在西南山地间出现的遗址古迹,只要无法确切辨认其朝代历史,村民们便都会不约而同的把其看做是泥城的建筑之一。

所以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顾勤锋发现西南无名无姓没有确认文化归属的墓葬遗址非常多。这就代表着,如果这些无名氏墓葬真的都属于泥城,那这座泥城的面积绝对不小,甚至囊括了半个云滇和越南。

顾行驰看到这皱起眉,历史上在云南有这种规模的西南古国他一时间只能想到古滇。不过显然那座西南古墓和古滇没有关系,1956年云南就已经出土有名的滇王杀祭诅盟青铜器,如果墓穴真和古滇国有关,只要有葬具当时的顾勤锋就不可能辨认不出来。

于是,顾勤锋在笔记中罗列了许多关于泥城的猜测,他曾经一度认为泥城是古哀牢国的首都,但是在2012年时,云南大甸山遗址被挖掘,确认为古哀牢文化,出土墓葬将近200座。顾勤锋特意重返云南观察其葬式和部分祭祀用具,却失望的发现此处的遗迹文化和他之前遇到的那座西南古墓完全不同。

而随着现代考古挖掘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遗址被确认来自不同文化却有文字记载的国家,这也让顾勤锋将写在前面的猜测一一抹掉。

泥城到底是什么,核心地区在哪里,依旧是未知。

顾行驰搓了把脸,共情般感受到了笔记中顾勤锋的挫败,他翻过下一页,是一张地图。

顾勤锋用将近十年的时间将云南和越南部分地区一一排查,最后在云越边境划出一块区域,旁边写着:【泥城中心区范围。】

顾行驰目光一定,就是这里了。

他接着翻阅了后面几本笔记,关于泥城的文字记载开始变少,更多的是顾勤锋手绘的各地遗址图画。这些遗址有的是墓葬、有的是祭坛,还有小型土地庙,这些建筑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在顾勤锋笔记记录之前,没有得到任何证据能够确认其属于哪一支文明形态。

也就是说,用云滇民间的说法来讲,这些建筑统统属于泥城。

顾行驰捏着下巴默默思索,这种描述给他的感觉有些奇怪,好像泥城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城市名称,更像是……代表了一个国家,或者说,一个人。

笔记中还提到了他们在金平县道上见到的那群白袍人,顾勤锋发现这群人应该是有特殊的宗教信仰,他曾经偷偷跟踪过一次,发现每隔几个月他们会聚集在山林沼泽或泥潭附近,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

而且让顾勤锋震惊的是,已经到了21世纪,该群体居然还保留着残忍的活祭仪式,这不论是对于当地百姓还是政府管理,都是非常封建危险的。

他在笔记中写道:【一开始我只把这场祭祀当做不符合逻辑与正统的淫祀,但随着深入了解,我才明白,这种祭祀对于人类是残忍的,信徒们的目的并不在于保护同类,这是一场彻头彻尾抛弃人本位的娱神活动。】

【我问过小孩,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小孩回答『每一个走入泥潭的人都是自愿的,这是他们答应缚拏拉的事情。』】

【缚拏拉是谁?他们信奉的神明吗?在信仰式微的今天,真的会有人愿意相信一个虚无缥缈的神,即使是以生命为代价?】

后面将近两页纸都是顾勤锋和小孩的对话,当然,这些对话在顾行驰这里是丝毫没有印象的。他看着一边觉得新奇一边又有点感慨,直到看到两人最后的话语。

顾勤锋问小孩:你为什么会留在这里,又为什么对这里这么了解?

小孩看着面前的泥潭,很慢的开口:因为我也要走到泥潭里去。

这一册笔记到这里戛然而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