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65章 血溅狗脊岭(1 / 2)

加入书签

第466章 血溅狗脊岭

长安城中有两座常规的刑场,分别在东西两市。至于不常规的那就更多了,诸如玄武门之类,时不时也会启用一下。

刑场之所以要安排在闹市当中,取意就是「刑人于市,与众弃之」,既能表达对犯罪分子的厌恶摒弃,同时又能起到一定的震慑教化作用。

张岱一行人在大理寺将众案犯提取出来验明正身之后,然后又等待了一定的时间,等着这些死囚们的家属到来,再一起出发往东市刑场而去。

今天需要行刑的有十三人,除了王毛仲的儿子王守庆之外,还有其他几名北衙将官之子,以及数名东宫奴婢。

张岱翻阅了一下卷宗,发现这些人定的罪名果然是恶逆之罪,是家奴部曲意图谋害主人。

这倒也不算是强词夺理,王守庆仗着父亲在北门的权势,招引众多北门子弟出入少阳院,而这些北门少徒本身就不是什麽德义兼备的良善少年。

眼下这些人聚集在太子周围或还只是吃喝玩乐,哪天喝高了想要扶助太子提前登基,他们也能恃此从龙之功而在父辈手中抢班夺权,这种事情不是没有可能,也不是没有先例。

对于圣人而言,这种情况哪怕只要稍有苗头,那就要进行严厉打击以防微杜渐,绝不可能等到他们付诸行动之后再加以追惩,而且到时候能不能惩还得两说,乱拳打死老师傅的事也不是没有。

这些死囚们一个个形容枯槁,他们的家人们同样也都有些精神萎靡,彼此见面时神态或是悲伤丶或是愤懑。

张岱留意到王毛仲家里并没有太多人露面,只有其长子王守贞带着两名家奴,牵着一驾拉着棺椁的牛车来到大理寺。

这王守贞早前被安排到张家担任防阁仆役,不过等到圣驾返回长安后,这种羞辱性的惩罚便也结束了。算起来张岱也有很长时间没有见过王守贞了,如今再见面,只觉得这王守贞真是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其人身穿一袭朴素的布衣,一副低眉顺眼丶谨小慎微的模样,完全没有了过往华服纨絝趾高气昂的模样。若非其同行家奴入前递帖,张岱一时间都没认出来他。

「仆见过六郎。」

王守贞也注意到张岱打量的眼神,便快步走上前来躬身叉手说道。

张岱见他这副模样,心中也是颇感唏嘘,略作颔首后便又问道:「你家只你来此?」

「家父昨日奉命离京出巡泾州群牧,次弟随从而出。唯仆不才,留京料理家事。」

王守贞闻言后连忙又说道,如今的他对张岱有种骨子里的畏惧。

而其被废为庶人之后,父亲和几个兄弟对他也都非常的冷淡,甚至以之为耻而多有羞辱,他对兄弟们也没什麽深厚感情,如今更没有因为弟弟王守庆再次栽在张岱手里而心怀怨恨,甚至还隐隐有几分快意。

「退去候着吧。」

张岱听到这话后便摆手屏退王守贞,心内思绪却不由得转动起来。

王毛仲在此时被调离京畿,绝不是什麽好信号。他虽然身兼群牧使,出巡群牧也是其份内之事,但巡牧通常是要在秋冬时节进行,眼下正值盛夏,这出巡便有点莫名其妙。

张岱不由得想起当年他爷爷算计张嘉贞的旧事,张嘉贞的弟弟犯罪使得张嘉贞也心生忧恐,张说建议他归家素服待罪,不要贸然进谒圣人,以免招至圣人更大的怒火,张嘉贞听从了张说的建议,结果就错过了面见圣人丶当面陈述恳求的机会,不久之后张说就代之出任中书令。

所谓一日不朝丶其间容刀,尤其王毛仲这种本身就属于贵幸的大臣,与之作对的还是朝夕奉宸的内官们,一旦离开北门丶脱离了皇帝的视野太久,身疏则谗入,是非常危险的情况。

王毛仲肯顺从的离开长安,或是不愿面对儿子将要遭受极刑丶而自己却无力营救的局面,又或者是被诱惑需要掌握更多军机丶才能取代萧嵩担任兵部尚书。但无论出于什麽样的理由,总归不是什麽太聪明的做法。

等到这些犯人家属也都悉数到来,一行人便行出大内,沿朱雀门横街一路向东市行去。

他们行进的速度也并不快,因为拖行着罪囚走不了太快。三品以上官爵的刑人才有资格乘车前往刑场,这些人自然没有如此待遇。

他们各自手脚绵软,两股间时不时还会有便溺泄出,全无旧日在少阳院硬要逼迫张岱上场跟他们打马球的得意姿态,过往自以为高人一等的家势也不能使他们免于今日任人宰割的处境,只能任由金吾卫军士们将他们架起拖行。

一路上不断的有士民被吸引过来,跟随在行刑队伍的后方一边观看一边议论纷纷。类似时节行刑可不常见,百姓们自然也会好奇这些人究竟犯下了怎样的凶暴行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