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94章 太子侍读(2 / 2)

加入书签

进士及第后花费不只这麽一桩,还有之前曲江游船的租金丶各种酒宴的席面花费,一系列的庆祝下来,进士们往往要花销上百贯钱帛之多。

而在大唐,进士及第后并不能立即获得官职,所以除了金榜题名丶榜下捉婿之类的热闹轶事之外,一些家境贫寒的进士们在风光庆祝之后,往往就会背负上巨额的债务,须得求告座师丶同年以及同乡亲友等等,才能将自己赎出,搞得很是狼狈。

后世那些热衷于向大学生放小贷的所谓金融公司,估计就是当下进士团的投胎转世,这些人面慈言甘丶诱惑人超前消费,待人入彀便极尽压榨之能事。

后世有了造瘘技术的产生,这些货连生儿子没屁眼他们都不怕了,也就更加没有了底线,所以还是要敬而远之丶切莫沾染啊!

张岱想了想之后还是留下了一份自己的名帖,告知这些僧人如果有穷困进士来此索钱,可以介绍他们向自家去。

他倒不是担心自己之前对这些新进士太过羞辱而结怨太深,担心遭到报复才抽一巴掌给个甜枣。

事实上进士及第只是仕途的一个起点,后续发展仍然各凭造化,虽然进士群体在官场上越来越活跃,但能够跑出的毕竟只是少数人,一科进士全军覆没才是常态。

就拿今科进士来说,除了一个贺兰进明因为在安史之乱中对睢阳城见死不救和爱吃狗屎而略有名气之外,其他众人包括状头王正卿在后世都是查无此人,在仕途上也是前程有限,更加没有能力来报复张岱。

可如果真有进士被进士团之类的群体搞得愁困难解,张岱也不吝于帮上一把。

相对于门荫和各种杂流出身的官僚而言,当下的进士制度尽管还未尽善尽美,但进士群体总归也是一个经过一定标准考验选拔出来的进步群体,是值得团结的一股政治力量。

曲江周围的喧哗一直到了后半夜才渐渐平静下来,当张岱再醒来时,也已经到了第二天的清晨时分。

睁开眼便有和煦的阳光透过窗棂照进卧室中来,推开窗便见到大片大片的杏花正在枝头绽放,仿佛身处一幅美丽的画卷当中。

今日来杏园游赏的士民也是不少,楼外已经多有成群结队的游人行过。张岱下了楼,已经有慈恩寺僧徒送来饭食,众人都在等着他开餐。

「阿兄,今天还能继续在此游玩一天吗?」

张岯很快吃完早餐,不无期待的望着张岱问道。

张岱见其他家人也都面露期待之色,略作沉吟后便笑语道:「你们继续留此游玩一日,记住傍晚不要错过回家的时间。」

他自己是没有时间继续留在这里游乐,吃完早饭后便离开杏园,带上几名随从径直返回家中,换了一身袍服后便直往兴庆宫而去。

今天圣人还在龙池旁赐飨群臣,举行了一场宴会,凡在京五品皆有列席,君臣尽欢好不热闹。张岱作为乐司官员,只在殿旁供奉舞乐,看着旁人吃吃喝喝。

本以为这里也没什麽他的事,但却没想到在宴会结束后回到花萼楼时,又有中使宣告圣谕,因其昨夜在芙蓉园夜宴中诵《孝经》以讽太子并诸王,赐物十段并授太子侍读。

张岱听到这圣谕后,心中自是一乐,看得出圣人对太子相关的事情真是越来越关注了。昨天他刚朗读完《孝经》,今天立即就来了反馈,不只赐缣而且还有授官,真可谓是收获满满。

唯一比较遗憾的,就是这个太子侍读并不是常规的东宫职官,本身也没有职阶,仅仅只是一个临时的衔称,工作内容也非常简单,那就是每个月抽出几天时间来去东宫陪太子读书。

但这也已经不错了,张岱诵读《孝经》那是在回击太子对自己的轻蔑,结果人家老子非但不恼,而且还夸他做得好,那他还图啥,继续努力呗!

张岱想到之前自己兼职左拾遗,是去薛王家折腾一通又提出诸王家散乐也要进行统一督课,如今又因为规劝太子要做孝子而被加授太子侍读,都特麽快形成路径依赖了。感情越是挑拨天家伦情,这官升的越快啊!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