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91章 曾经沧海难为水(1 / 2)

加入书签

第392章 曾经沧海难为水

这座大帐中除了皇太子和忠王几人外,另有男男女女几十人,都是如今皇族二代成员,圣人几兄弟的子女们。

这些人年龄不同,阅历不同,认知也都不尽相同。当听到太子对张岱的轻蔑刁难时,几名年长一些的皇子和宗王们都不由得嘴角含笑,包括忠王这会儿也都是一副似笑非笑的表情。

他们有的或许与张岱略有龃龉,诸如宁王之子汝阳王,以及薛王家几个儿子,有的则就跟张岱没有往来和牵扯。但这也并不妨碍他们看个热闹,心中暗生幸灾乐祸的快意。

刚才御苑外围整个曲江沿岸都在传诵张岱的诗作和事迹,这多多少少让他们有些吃味。

毕竟也都是年轻气盛的年轻人,他们固然看不起外间那些黎民黔首,但内心里多多少少也都渴望一些存在感。只不过由于身份的限制,让他们不能恣意行动,而且也鲜少有什麽能够博得众彩的艺能。

此时张岱被召入此间,又被皇太子当作优伶对待丶硬逼着献艺,这自然也让他们生出一种与有荣焉的权力幻觉:哪怕再怎麽年轻才俊丶誉满人间,照样要在他们面前恭敬拜伏丶摇尾乞怜!

当然,这里边倒也不是所有人都在看张岱的笑话,与汝阳王同处一席的寿王见到这一幕,脸上神情变得纠结起来。

他有心想要起身开口为这个表兄解围,但见到几位兄长全都端坐笑望,终究还是没敢站起来,只是将头颅深垂下去,伪装自己并不在场。

然而当众人都在微笑看戏的时候,却有一稍显冷清但却悦耳的女子之声在帐席右侧响起:「太子教令似有偏颇!古语知人善任,遂能人尽其才。太子殿下或不深知张岱其人,亦应闻其所任。

除乐司之职,张岱更兼受南省供奉之任,此至尊之所察授。今日相召席前,太子不问雅言却问伶艺,使人知之,不免感叹憾负良才!」

这声音响起,顿时便将帐内所有人视线都给吸引过去,张岱也不免循声望去,便见到为自己仗义发声的乃是仍着一身道装的云阳县主。

面对众人或诧异或不悦的眼神,云阳县主并未低头回避,只是脸色平静丶眼神坦荡的向上望去。

太子也没想到这个堂妹竟然敢直接当众跟自己唱反调,而且言辞还如此犀利,一时间心中自是气急,眉头也深深皱了起来。他张口便要训斥对方,却被一旁的丈人薛绦扯了扯衣带示意不要失态。

大帐中的气氛因为云阳县主的发声一时间变得有些尴尬,这会儿与忠王共坐一席的张垍站起身来,先是向着云阳县主略作欠身,然后才又笑语说道:「县主虽是女流,见解却是深刻。此番言论哪怕宣于朝堂,也是一番正声雅言,需加接纳。

不过眼下只是御苑宴游的游戏场所,如此正色厉声不免大伤趣致。吾家小子,我亦知之。他既有贤言谏上的见识,也不乏助兴怡情的艺能。方才苑外众皆悦之,而今入此倒也无需强作刻板孤僻之态。」

说话间,他又将视线转望向张岱,口中沉声道:「太子殿下赏识召见丶亲致教令,你还有什麽自怜自惜丶敝帚自珍的?不必拘泥,直献艺来。」

张岱这会儿心中自是气怒不已,倒不是因为张垍催促自己,而是这家伙一番话搞得县主很尴尬:人家长辈都没说什麽,你一个外人在这里做什麽打抱不平!

他又向县主望去,果然县主俏脸上流露出几分尴尬不识,于是他便径直行到云阳县主席前,向着县主深揖为礼,口中沉声说道:「敝帚不为珍,知己值千金!县主此言,有如甘霖。余今沐此,荣幸至极。特作踏歌,以飨知己!」

说完这话,他便退回大帐正当中,敛肩张臂作踏歌状,两眼认真的望住云阳县主那娇美明艳的脸庞,口中高歌起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云阳县主自也想不到张岱如此的热情奔放,一对美眸都略显呆滞,片刻后才回转过来,已是俏眼流波,当细品味那歌辞时,饶是她向来落落大方,这会儿也不由得羞怯低头,垂眼却又不免看到自己身上道装,一时间更是霞染双颊丶人比花娇!

大帐中一众皇子皇女们也没想到张岱这麽勇,一言不合便直接开启了撩人模式,直接当着他们众人的面大唱情歌,表情也都变得极为精彩。

尤其在席那些女子,在听到如此动人的踏歌声辞,又是从张岱这样一个风度翩翩丶俊美无俦的少年郎口中唱出来,也都不免心旌摇曳,旋即便又心生黯然,暗怨这首歌并不是唱给自己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