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北门猪狗(2 / 2)
葛延昌闻听此言,当即便又忿忿说道:「你要如何化解与我的仇怨,稍后我看你诚意如何。但这姜行威竟然偷袭加害,这是我北门内的纷争,我绝不轻饶此徒!」
「我劝葛郎大度,乃是一番良言,而非有心奚落,可惜葛郎竟然不明。」
张岱叹息一声道:「葛郎难道不知北门职责所在?你等职在拱护宸居丶环卫圣驾,尤需小心谨慎,决不可疏漏致错。日前霍公女自其户中被引走,已经暴露出北门宿卫……」
「你还有脸说!」
葛延昌听到这话后,只觉得心又被狠狠戳了一把,当即便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再给他一拳!」
张岱听他在那里大呼小叫,当即便指着姜行威吩咐道。
姜行威做出这事后,也就不指望能跟葛家和睦相处,只盼望张岱能庇护住他,听到张岱的吩咐后当即便提起拳头来走上前,不顾葛延昌的喊叫,挥起拳头重重砸在了这家伙腹部,使其弓腰抱腹丶虾米一般卧倒在甲板上。
「霍公家居门防尚且不够谨慎,如何再堪主持北门宿卫?所以圣人招引边中忠勤功士以补宿卫,也是告诫你等北门子弟打起精神丶切勿松懈!」
等到这葛延昌不敢再发声干扰,张岱才又开口说道:「而今葛郎你拙于谋身,竟然失身被劫至此,一旦传扬出去,为人耻笑之馀,也足可见不堪大用,来日恐怕难能再继嗣耿公权位!若无耿公权势傍身,葛郎你还有什麽资格与我化解仇怨?」
他嘴里这麽说着,心内却不由得暗自一叹,也觉得北门真是一群废物点心。狗屁的天子亲军,一群不中用的样子货罢了。
北门禁军最早可追溯到初唐时期唐高祖李渊的太原元从,而李世民所发动的玄武门之变就证明了北门禁军的不靠谱,这一份不靠谱在日后还会频频上演。
北门成建制的扩张是在高宗丶武则天时期,到了中宗韦后时基本确定了北门四军的结构形态。唐隆年间李隆基几百人就发动政变丶诛除诸韦,并不是玄宗部下有多精勇,而是北门就这水平。
北门系统相对比较封闭,其中将士也并不是什麽百战骁勇之士,军士的主要来源是官奴户。这样的一个群体,有什麽出众的军事素养和谋略智慧可言?
他们不过是一群稍具武力,恰好被安排在关键位置丶同时又贪乱乐祸的武夫罢了!
但这样一个底色,普通大众是不清楚的。就好像后世一些政界要员,如果不是当街被轰杀,普通人哪里会知道跟在其身边那些西装墨镜的家伙那麽废物?
北门诸将当中,王毛仲已经算是为数不多真正拥有治事才能之人,起码监治群牧还颇有功勋。但其他诸如葛福顺之流,这一辈子为数不多的可称事迹不过几场政变罢了。年轻时还有几分血气之勇,等到年龄大了功成名就,这一点血勇也都丢掉了。
这也不是张岱看不起他们,或许职业的限制,让他们纵有惊天谋略也发挥不出来,可问题是安史之乱发生后,山河色变亟待重整,北衙又有几个人在平叛战事当中脱颖而出丶建立了非凡功绩?
位置从来也不等于能力,就拿姜行威入坊轻松将葛延昌擒出这一件事来说,张岱纵然不认可其做人,但也觉得他的能力素质应该胜过北门大部分的将领。
这是真正从边疆一步一步厮杀奋斗出来的勇猛将领,跟北门那些只会玩宫变丶摁着太监宫女耍威风的家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存在!
张岱甚至暗自觉得,皇帝之所以不太乐意将边士引入宿卫当中,除了这些边士本身忠诚度还待考察之外,也在于担心被这些人看清楚北门禁军的底色,从而使边军轻视禁军。
但这种事瞒是瞒不住的,就怕真的上手试一试。尤其未来真要再发生安史之乱这种乱事,再牛逼的将领带着这麽一群北门圈养的猪狗之才,也免不了要饮恨潼关。
葛延昌心中仍是愤懑难消,但也清楚眼下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再要强只会更凄惨,而且张岱一番话也让他心生忧虑起来。
王毛仲为圣人所不喜的情况他当然知道,这段时间他父亲就一直在家念叨此事,盘算着从中获利。
而他这几天游荡在外,还是怕日前收受王思献赐袍做抵押一事遭受其父责骂,若再因今日事搞出什麽万骑不如边士的议论出来,必然更加难逃责罚。
「要我丶要我原谅此事也可,但是这姜行威,他需向我叩头认错!」
在沉思一番后,葛延昌又开口沉声说道。
「把他抛下湖,冷静一下。」
张岱闻言后便挥手吩咐道,玛德真是给你脸了,以为老子不能奈你何!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