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6章 李武旧怨(2 / 2)

加入书签

武惠妃因在深宫之中,没有受到太多外朝的人事牵连,但其他武氏族人则就没这种好运气。神龙政变之后,武攸宜丶武重规等武氏族人陆续夭亡,他们的儿女也都各受牵连。

武重规的儿子武成卿年近四十却仍然未脱选司,还在六品官职上守选赋闲,而五品与六品是一大槛,如果跨不过去,荫及儿孙的资格也没有,儿孙若再不争气,不久之后就会彻底的沦为庶民。

至于张岱这位小姨,大概自小也没有受过什麽良好的家庭薰陶,就那麽垂首坐在席中,只有别人向她问话才会轻声应答,否则便沉默不言,瞧着社恐的有些自闭。

当张岱视线频频打量时,难免会与其视线有所接触。

哪怕面对这个比自己还要小的外甥的打量,这位武娘子俏脸也肉眼可见的红晕起来,低头过了好一会儿才又稍稍抬头,眼神游移着快速瞥了张岱一眼,见其视线已经望向别处,这才暗暗的呼出一口气。

当武惠妃再行出时,已是一身华服盛妆丶光彩照人,顾盼之间风情十足,让在堂那些武氏男女都有些自惭形秽,但眼神中也都闪烁着一些希冀之光。

不多久,圣人便来到了内宫之中,并且来到了神居院外邀武惠妃同行前往神居院去。

院中跪拜迎驾的武氏众人眼见此态后顿时都心生与有荣焉之感,只可惜他们却不能紧跟在后相随而去,还要在外等待内官的传召。

这会儿跟随在圣人身后的是宁王丶薛王与诸皇子并诸宗室们,以及他们各自的家眷。这些李氏宗亲们在行过神居院的时候,不乏人都向武家的亲友团们丢来白眼。

武太后时多有李唐宗室死在了武氏手中,尽管已经时过境迁,却并不是所有人都像圣人那麽宽宏大量丶笑泯恩仇,所以也有许多李唐宗室对于武氏族人心存怨恨,连累张岱站在这些人当中都受了不少白眼。

甚至就连不久前还跟张岱勾肩搭背闲聊丶对他多加提醒的的李峡,这会儿也是在他面前冷眼飘过,可见这种阵营间的仇恨搞得私人间的交情都变得复杂起来。

这要放在后世,高低得拍一两场电影,李峡那小子要是个女的话,还得再加六十集电视剧。

张岱倒没有因为遭受冷眼而郁闷,他对人对事向来拎得清,既然接受了这一层身份带来的便利,自然也得承担相应的人事纠纷。

这世上哪有光享受不负责的道理,你瞪我几眼,我又不会少几块肉,你要真敢有实质性的行动,我也不是吃素的。

不过话说回来,李唐宗室也是挺能生的,武周时期被杀了那麽多,现在看来又是不老少。

武周年间,高祖丶太宗子孙多遭屠戮,高宗非武氏所生的其他子孙更是一把辛酸泪,以至于李唐的忠臣们到最后也只能在武则天的儿孙中挑选继任者。

如今这些李唐宗室当中,圣人自是子女众多,虽然多数都还没有成年,但数量着实可观。宁王丶薛王同样也是子女不少,各自都有十几个,申王丶岐王因已离世,家人仍在居丧,都没有亲属到来。

稍远一点的宗室便是邠王李守礼,他乃是章怀太子李贤的儿子,也是武则天孙子辈中除睿宗子之外硕果仅存的一个了,其他孝敬皇帝李弘丶中宗李显俱已绝嗣。

但这位邠王自己一个人就把其他绝嗣几支的事情也给办了,在其身后男女几十人,俱是其人儿女。这要不是旁边有人介绍,张岱还以为是哪里中小学生到皇宫来研学的呢。

高宗其他的子孙都已经被杀乾净了,再稍远一点的宗室那就是太宗子孙了,主要就是吴王李恪的后人丶信安王李禕与其兄弟们。

今日到场的宗室便有这麽多,至于那些已经出嫁或者入道的公主们则就没有到来,男女老幼也有二三百口。

由此也可见古人虽然医疗水平不如后世,但只要吃喝无忧,造人的能力也是很强的。

如果不是武周朝来上这麽一波,那麽自太宗以下这些凤子龙孙们起码也得破了千人,当中又不知道会涌现出多少个梦想着玄武门唱名的好汉。

待到华灯初上,诸皇亲国戚们也都悉数聚集到了安福殿中,伴随着殿中太监唱礼声,众人入内参拜后又各依班次坐定,宴会便正式开始了。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