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80章 宣慰(1 / 2)

加入书签

第280章 宣慰

当日,汴州宣武军节度使幕府,大厅内,筹交错,

这是宣武军上下接待朝廷前来的宣慰使韩全诲的接风酒宴。

在大厅内,赵怀安和杨复光并席而坐,与东道主宣武军节度使穆仁裕,朝廷的宣威使韩全诲并列,形成了一厅有四贵的奇妙布置。

不得不说,赵怀安算是起来了,要晓得他的本官到现在还不过是个中州刺史,正四品,是这四人中品秩最低的。

而杨复光和节度使穆仁裕已不用多说了,就连一般来节度使这里宣威的,这回都是本官是内侍使少监,从三品的本官。

然后会上的时候,杨复光还给赵怀安介绍了下这个韩全诲,说这人除了本官是内侍使少监,差遣却是弓箭库副使,是弓箭库使的副手。

另外他小心提示了下,这个韩全诲并不属于他们家族势力。

虽然他们杨家四代五贵,但也做不到在宦官家族中一家独大,能在现在内诸使职中有一席之地的,往上数哪个没做过「四贵」?

这北衙丶内廷啊,早就和南衙丶外朝一样,都是继续的富贵,绵延不绝。

但杨复光小声介绍了下,可赵怀安还是憎呀,完全不晓得要注意什麽,所以他中间的时候,连忙给张龟年使眼色,然后和他一并出来了。

也是在张龟年的介绍中,赵怀安晓得这一次宣慰的不同寻常。

首先是来藩镇宣慰这事,它本身是一个临时差遣,所以常让宣救使到地方传达诏令就行了。

就像是这一次,如果只是给保义军有功将士封赏,那来一个宣敕使就足够了。

但现在却来了个宣慰使,这个规格就高了。

因为一般朝廷派宣慰使出去,基本都是地方节度使去世,涉及到地方权力交接的重大问题。又或者是地方藩镇直接就出现了兵变,朝廷需要安抚,所以才会有宣慰这个含义。

而一般来说,宣慰使对朝廷的回覆将是朝廷对藩镇地方政策的直接依据,算是非常重的使职了。

当然,比宣慰使还紧急丶高权重的,就是走马承受,也叫急脚使。

这种都是十万火急的军情需要传递到地方,如当年安禄山叛变就是由急脚使驿马飞驰丶承受君命,将勤王令送达地方。

所以这第一处不寻常的,就是宣旨的规格高了。

然后张龟年告诉赵怀安,第二处不寻常,就是来宣慰的这个人不对劲。

为何张龟年这麽说呢?

老张在长安就是给鱼家做白手套的,对于宦官这个系统非常熟悉。

他告诉赵怀安,宣慰这个只是临时差遣,而一般都是有自己的本官和内诸司使的具体差遣的。

就比如现在来的这个韩全诲,他本官就是内侍使少监,属内侍省,是内廷官员品秩。

而他的固定差遣呢?又是内诸司使中的弓箭库副使,而宣慰使只是他的临时工作。

但这事怪就怪在,按道理,监军库副使是不会受这个差遣的。

张龟年给赵怀安简单说了一下内诸司使的划分。

用张龟年的话说,宦官老公们如何操控朝廷权柄的呢?就是靠这套内诸司使制度。

而诸司使数目众多,但实际上就分为四种。分别是军事系统,政事系统,财政系统,

内廷服侍系统。

其中军事系统的核心使就是以神策军两军中尉为核心,包括飞龙使丶弓箭库使丶军器使丶左右三军辟仗使丶威远军监军使丶诸行营都监等,直接或间接统领南北衙禁军。

可以说,宦官系统最核心的就是这个,谁掌握了京城最大的暴力机构,谁就掌握了真实的权力,即便皇帝也可以废立。

然后就是以左右枢密使为核心的政事型系统,包括门使丶学士院使丶鸿胪礼宾使丶内外客省使等。

此外像杨复光这样的地方监军使们,也是隶属在枢密使系统下的,是宦官将权力从中央延伸到地方的重要大网。

实际上,理论上皇帝对天下的影响力,就是靠着这一套制度。

但与其说是皇帝靠着这个大网影响天下,不如说是北衙的亲贵们扛着皇帝的名义,张网天下。

到底谁是主,谁是次,真的很难说。

然后就是财政系统的使职,它主要以大盈库使丶琼林库使等内库使职为主,包括内庄宅使丶宫市使丶市舶使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