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24章 筹备(1 / 2)

加入书签

第424章 筹备

人在前进中总是会成长。

陈家志前世少有关注经济和国家大事,只关注种菜卖菜那一亩三分地。

但蔬菜行业也和国家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当他站在了现在的位置上,结合前世的一些行业变化,对行业的发展脉络就更为清晰,甚至能一窥国际经济局势。

现在的大菜场沉迷于出口,如东升农场,只做供港和出口,不在内地开展销售。

他想起前世的老板,其可能也是在经济危机后离开东升。

东升应该也是在经济危机中出口受挫,然后才重视内地市场。

此过程中,免不了损失惨重,很多菜场在这一时期破产倒闭。

而现在,陈家志察觉了这一危机,提前深耕内地市场。

出口也不会放弃,但短时间内重心肯定转向了。

这一过程会很难,每天至少160吨蔬菜并没有那麽容易消化,利润也比不上出口,但前途是光明的。

李秀和陈家芳带着豆豆也来了院子里,月光皎洁。

「今晚的月亮真圆。」

陈家志:「是挺圆,也算提前赏月了。」

李秀道:「家志,你中秋节不在家过吗?」

她清楚,市场压力并没有饭桌上家志说的那麽轻松。

陈家志没有否认,说明天吃了午饭就回城里,国庆也要在城里忙市场。

「我和你一起去。」

「行。」陈家志答应的很乾脆,道:「国庆三天假期会很忙,你和我一起就多了一个强力的帮手。」

李秀说:「没问题,我可以在分抹车间帮忙。」

彭国真和陈少昌搬来了凳子,一家人又继续在院子里闲聊,陈家志感觉再支个烧烤摊就完美了。

翌日,鸡鸣破晓。

陈家志轻轻拿开李秀抱着他的手,很光滑,也惊动了李秀。

「家志,起床了吗?」

李秀迷迷糊糊的睁开了眼,此时天都还没有亮,昨晚折腾得又晚。

「你再睡一会儿吧,二姐和易哥好像出去了,我去看看。」

「唔~等会儿回来吃早饭。」

菜农可能是睡懒觉最少的群体之一,天还才麻麻亮,陈家志站在村子边上,就影影绰绰看到了远处菜田里干活的农人。

走近了,才看到了起苗的工人,另有一伙人在更远处栽苗。

「早上栽有露水,成活率更高,也没中午那麽热。」

陈家芳戴着防露水的袖套,脸上没有早起的疲乏,来回走动时,和陈家志解释了一句陈家志又问:「易哥哪去了?」

「在冷库那边吧。」陈家芳说:「要收菜了,今天准备的东西还不少。」

相比江心菜场,增城基地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而且泡沫箱厂丶冷库丶道路沟渠丶水电等还获得了政策补贴。

此外,建基地每亩也有400元补贴,这和在从化投资的从玉菜场大致在同一水平。

但在基础设施上,合利农业获得的支持明显更大,也让基地起步建设水平更高。

不过进步空间仍旧很大。

菜场依旧没能实现全自动化微喷灌,只是在菜田设计时留有馀地。

等洪中联系的厂家拿出最便宜的方案后,便能直接用上。

还有基地里的『插花户」丶道路硬化等等都还有提升空间。

不过这些都得等合利农场盈利后再来慢慢完善。

「有点乱,要授顺还需要点时间。」

到冷库时,易定干正安排人打扫卫生,盘点物资,现场乱哄哄的。

陈家志给易定干递了支烟,「乱无所谓,只要菜场能快速出菜,一切都可以慢慢完善。」

「你能理解就好。」

易定干不由松了口气,他心里压力一直不小。

从小菜农到管理3000亩大基地,只用了两年多时间。

而且还是从头开始建基地,只拉了几个骨干过来,就直接开干。

如果要把一切都授顺再种菜,时间和资金压力会非常大。

易定乾的想法很朴素,抓主线,先把菜种出来,有问题再解决问题。

有了收入入帐,一切问题都能慢慢解决。

这一套陈家志很熟。

前世刚单干时,他就从易定干身上学了这招。

兜里钱不够,又想单干,于是他和李秀租了一个果园地,在果园行间种菜,租金每亩只要一百多元。

果园行间全是半人高的杂草,但从租地到出菜,陈家志只用了一个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