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02章 扶贫(2 / 2)

加入书签

有了陈观叶特别介绍,又陆续有人与陈家志交流,他也藉此收了不少名片。

遗憾的是他还没名片。

但也与劳峻和另一名做花卉生意的老板叶云挺有共同话题。

绿化和花卉好歹也和种地搭点边,何况陈家志也去过斗南花市,顺便给两人推荐下也无妨。

不过大多数时候还是陈观叶在主导酒桌氛围。

大约九点过时,饭局就结束了,众人陆续离去。

陈家志刚想出门时,又被秘书康铭喊住,「陈总,领导让你再坐一坐,喝杯茶醒醒酒。」

「好。」

陈家志有点微醺了,但大脑还是清醒的,一瞬间就意识到可能和新基地的投资有关。

在康铭带领下,陈家志进了茶室,茶室的布置也很特别,放了几盆绿植。

除了陈观叶,彭霖吉丶劳峻和叶云三人也在,三人今天的捐款也都不少。

陈观叶招呼道:「陈总,来,喝茶。」

陈家志坐下后,陈观叶便亲自给他倒茶。

陈家志伸出食指和中指扣了扣桌子以示感谢,这还是他和黄建远学的喝茶礼仪。

等陈家志喝了一杯茶后,陈观叶说道:「陈总,关于你新基地的投资,我有个建议。」

陈家志酒意瞬间醒了大半,说:「领导,愿闻其详。」

陈观叶笑了笑,「其实和你的选择也并不冲突,从化和增城之间,我建议你选择增城,增城很多乡镇才勉强脱贫,还需要巩固一二。」

他在『扶贫』两个字上加重了点语气。

联想到他新兼任的职位,扶贫组组长,陈家志便明悟了。

「好!」

「领导,增城本身也很符合我们的定位,尤其是小楼丶派潭和正果三个乡镇,山清水秀,种出的菜品质肯定好。」

陈观叶笑了笑,对彭霖吉三人说:「别看陈总年龄小,也是个妙人。」

陈家志提的三个乡镇里,除了小楼人均收入在增城县排名中游。

派潭1993年人均收入1382元,全县倒数第二,而正果则是倒数第一。

现在虽然脱贫了,但也正是陈观叶所说的需要巩固扶贫成果的乡镇。

陈观叶又说:「不过陈总也要记住有些东西只能锦上添花,可别本末倒置,选择基地也要谨慎,不然有可能事与愿违。」

「明白。」

能得到陈大官的善意提醒,陈家志还真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

「领导,对在增城发展蔬菜种植,我还挺有信心,相信也能为扶贫事业添砖加瓦。」

陈观叶笑了两声,又对着彭霖吉等人说,「陈总小小年纪,这官话也是一套一套的。」

彭霖吉也打趣道:「领导都说了小陈总是个妙人。」

「哈哈哈~」陈观叶又笑道:「小陈总确实是个妙人。」

陈家志有些莫名其妙,这是喝酒喝多了?

还有他怎麽就变成小陈总了?

论年龄他确实小,但其他方面可不小,想当年东乡菜场洗澡间比大小从没输过。

聊完正事,陈家志也没呆多久,便在暗示之下提前告别离开。

上了车后,陈家志摇下了车窗,点燃一支烟,眼神迷离,他这应该算是触摸到了某个圈子吧?

夜风拂面,又多了一丝清爽,陈家志盘算着公司的资金。

三月份的芥兰,随后的水东芥,这个月的西兰花,再加上这两个多月行情本来就不错。

公司拿出1200万现金比较稳妥,还有馀力发奖金和分红。

但现在捐出去了100万元~

陈家志思考片刻,钱肯定够,不行还可以贷款,何况这一百万也不难赚。

想到这,他问开车的薛军:「连州那边苗子都栽下去了吧?」

薛军偏了偏头,「对,栽完有段时间了,听说长势也还不错。」

「嗯,那就好。」

只花了一百万便和陈观叶搭上了关系,陈家志觉得很值。

而且,选择增城也的确契合,可以一边发展迟菜心,一边建设供应出口的货源基地。

这是折中之法,因为迟菜心除了珠三角,在海外接受程度较低。

等迟菜心在珠三角的市场发展起来了,货源基地也能转为生产迟菜心。

沿着这个思路,陈家志很快就和增城县政府联系上了。

随后,有关陈观叶去番禺调研的报纸也新鲜出炉。

其中提到了江心菜场,也提到了靠谱鲜生拟到增城投资建设新的蔬菜基地。

正考虑在内地投资菜场的夏有车也偶然看到了这一新闻,汗毛瞬间炸开。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