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灵秀动人薛宝琴(1 / 2)
第124章 灵秀动人薛宝琴
这日,楚延在临敬殿内召见大臣,忽有二侍卫领着一人进来,太监夏守忠心中一惊,误以为是兵变,见那两个临敬殿外值守的侍卫作揖行礼,才醒悟其并非擅自闯入。
「什麽事?」
楚延问。
「陛下,常能将军发来捷报,斩故顺经略使何青于海山之东!」侍卫禀报导。
楚延不由心中一喜,笑着道:「把捷报呈来!」
夏守忠欲要上前,但侍卫却已拿着书信上来,亲自递给皇上。
夏守忠才看明白,原来战报能直传到陛下手上,并不经他人之手。
楚延展开捷报信看完,又问了信使几个问题,吩咐侍卫给他赏赐,带他下去休息。
接着再召褚明丶徐志易等人。
「先看书信。」
他们来后,楚延把捷报信件给他们看过。
李长进笑道:「斩杀勤王军何青后,京城东北面大致平定了,西面边军共计五处要紧地方,于阗丶葱岭丶禺知几处边军都已降服,恰好明日乾王府官吏也到京城,真可谓三喜临门!」
其他人也都喜气洋洋,楚延却只是一笑置之。
等边军彻底平定后,他才敢松一些,现在还未定内阁人选,也是因为他每日勤政,用不到内阁来替他处理奏摺。
他朝众臣说道:「找你们来不是听你们拍马屁,平定勤王军后,屠何丶孤竹等地民众仍需要安抚。」
褚明已有腹稿,当即启奏道:「天下初定,人心尚不大安稳,各州郡多有贤材及尝仕宦又居闲者,可下旨令各地官员举荐,赴京听吏部考核后封官。」
楚延点头,笑道:「这事你叫吏部去办,明日乾王府官员上京,先给他们官职,派往各地,余者再起复旧朝官员或贤才。」
徐志易道:「陛下求贤若渴,天下贤才却仍畏惧新朝,不如先召见旧朝几位清官丶忠臣,予其官职,以做表率。」
「准,你去选几个人,叫中书舍人拟好旨给我。」
「是,陛下。」
议事完毕,楚延写了一封书信,交给刚才那位信使,让他休息一晚上后,明日再把旨意传回给常能。
一个时辰后,中书舍人把草拟的圣旨呈递上来。
楚延看过,见上面有都察院韩穆杰丶大理寺少卿宋瑞丶兰台寺大夫于舟等,多是科道官,另有几个没写官职的人。
问了才得知,是一些辞官的清流。
这道旨意相对比较柔和,外地的人不愿为官,也不强求他们进京。
他处置完这事,夏守忠趁机来奏报:「陛下,薛家二位姑娘已入宫中。」
薛宝钗和薛宝琴?
楚延顿时来了兴趣,他已见过一次宝钗,长相确实是珠圆玉润,很有杨贵妃的韵味。
按红楼书中的众人夸赞说,薛宝琴长相犹在宝钗丶黛玉之上,但那是夸赞之语,未必就是真。
且各人对美人看法不同,他人觉得好看的,自己未必觉得好,究竟如何,见过才知道。
可惜政事未完,楚延只跟夏守忠说:「叫她们傍晚时候到临敬殿,朕与她们用晚膳。」
夏守忠先应下,又试着问:「陛下今晚可要召幸二位姑娘?奴才好叫宫里的嬷嬷去给姑娘妆扮一番,教她们侍寝规矩。」
楚延淡淡道:「这事你不用操心。」
夏守忠忙低头:「是,奴才记住了。」
楚延又说道:「告诉那些嬷嬷,不必再教什麽侍寝规矩。」
红楼里每位金钗各具品性,若学了侍寝规矩,在床上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那就没意趣了。
夏守忠跪下磕头,方才退下。
转眼到了傍晚,楚延放下政事,回后殿休息。
太监先行回后殿传话,等楚延回到时,已见到两位年轻貌美的姑娘在等候,其中一位是宝钗,楚延已见过,宝姐姐仍是珠圆玉润模样,一张脸轮廓饱满柔和。
而站在她旁边的另一位,年纪稍小的姑娘,楚延第一眼印象,是她粉雕玉琢模样,五官好似用笔细细的画出来,比宝钗稍矮,灵秀的容貌与气韵,却丝毫不比她差。
楚延走近再想看她,宝钗已拉了下堂妹宝琴的衣角,二人一起拜倒,口内道:「奴婢宝钗/宝琴,叩见陛下。」
「平身。」
见到两位佳人,楚延心情大好,又看一眼她们后,笑着道:「跟朕来。」
倒也没马上牵她们的手,薛宝琴这小姑娘似有些紧张,加上她这是粉雕玉琢的绝色模样,叫人心生怜惜,不忍太吓着她。
楚延正想进内殿,忽见宝钗宝琴带来的丫鬟中,有一个身材苗条的美人,正低着头站在那,观她模样气质,也是一位柔和文静的美人。
楚延看她两眼后,进了后殿,带着宝钗宝琴来到东次间,其馀人都留在外。
宝钗的丫鬟莺儿,与刚才楚延看到的那美婢,侍立在帘外。
「坐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