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35章 332:更喜欢直接把对方打烂(求月票(1 / 2)

加入书签

第336章 332:更喜欢直接把对方打烂(求月票!)

11-12赛季常规赛最后一场比赛对阵亚特兰大老鹰,纽约尼克斯选择了让主力轮休。

吉米.巴特勒出场35分钟爆砍9分,最后时刻罚球连丢三个,硬是将自己的得分又一次精准控制在个位数。

有些人看似在第一轮最后一位被选中,实则NBA理科状元,玩转数据的本事无人能出其右。

事实证明,就算麦可.乔丹在休斯顿真干了,他肯定也干得非常匆忙。

刚滴了两滴就匆匆干拔,导致质量不是太过关。

在吉米.巴特勒的带领下,纽约尼克斯也不出所料的输给了老鹰。

但这场比赛的结果并不重要,迈克.马龙决定轮休的时候,就说明他已经考虑今晚的胜负。

尼克斯队本赛季的战绩已经有73胜。

够用。

而且,也已经打破了所有能够打破的记录。

单赛季连续6场赢对手25分以上,单赛季54场两位数分差的胜利。

这两个记录将和剃姆.邓肯的35秒被砍13分记录一样,成为永恒。

所以,最后这场比赛的胜负已经不重要。

现在,尼克斯队已经将目光放到了季后赛中。

比赛结束后,尼克斯队的球员们纷纷相拥。

虽然赢家是老鹰,但尼克斯球员有理由庆祝,他们毕竟打出了一个令人骄傲的璀璨赛季。

但这并非终点。

林奇绝不会允许球队去打破那史无前例的尴尬记录——70胜总亚军。

常规赛的胜利,并不代表最终胜利。

西部那边,俄克拉荷马雷霆66胜西部第二。

西部第一是68胜,成功转型的圣安东尼奥马刺。

再加上东部第二的步行者。

本赛季一共有四支球队的战绩突破60胜。

所以,这依然是一个充满竞争的赛季。

尼克斯即将踏入的季后赛,依然是一个残酷战场。

一切尚未盖棺定论。

而在季后赛开始之前,另一场竞争已经悄然拉开帷幕。

常规赛结束的两天短暂空窗期,纪录片《最后一舞》席卷了整个篮球世界,成为最热门的话题焦点。

虽然名为《最后一舞》,但这部十集纪录片并非只聚焦于MJ的最后一季,而是描绘了他整个职业生涯。

这让现在的年轻球迷更全面丶充分的了解到了90年代那位神的伟大。

这部纪录片是成功的,如耐克所愿,这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强烈的「乔丹热」。

纪录片第一集播出时便吸引了超过630万观众,一举刷新了ESPN纪录片的历史收视纪录。

虽然乔丹热不至于媲美东京盛夏的炙热,但也确实让MJ的名字重新闪耀在聚光灯下。

可在锐步看来,耐克的做法非常可笑。

他们是有多绝望,才会选择去捧一个已经退役多年的活化石?

靠现役球员,耐克已经完全无法与林奇抗衡,他们只能拉出MJ这样的传奇进行营销。

但麦可.乔丹带来的热度又能持续多久呢?

林奇看了这部纪录片的前两集,发现内容和另一条时间线中的《最后一舞》大差不差。

而这部纪录片之所以会提前八年问世,只有一个可能——这是MJ和耐克最后的救命稻草。

在另一条时间线中,2012年的耐克已经彻底统治了篮球世界,那个帮助小牛队拿到队史首冠的男人也还没以GOAT自居,MJ的位置相当稳固。

他们不需要做任何事情来巩固地位。

可如今的情势早已不同,锐步已经彻彻底底反超了钩子,麦可.乔丹的地位也岌岌可危。

耐克与MJ不得不动用这最后的招数,唤醒世界对他们昔年辉煌的记忆。

然而,热度才刚刚起来,麦可.乔丹就遭到非议。

MJ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配角,他那虚假的好兄弟,他儿媳妇的前夫哥,NBA季后赛关键场次莫名其妙偏头痛第一人,NBA季后赛关键时刻拒绝上场第一人斯科特.皮蓬先生,对自己在该剧中的形象感到「受伤和失望」。

「那支芝加哥公牛无疑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球队,但这是由两位最伟大的球员所取得的成就。可在纪录片里,人们把其中一位边缘化了,他在叙事中显得无足轻重。

我认为这部片子更像是麦可试图巩固自己个人神话的努力,但这适得其反,因为人们反而从中窥见了不那麽『神圣』的麦可。是的,有些时候,他也会自私。」

斯科特.皮蓬最后还颇不合时宜地抬出了「MOAT」林奇作为对比

「看看林奇的纪录片,他的纪录片从不忽略他的队友。

我看过他欧洲时期的纪录片,看过尼克斯首冠的纪录片,看过尼克斯三连冠赛季的纪录片。

夥计,林奇从来不是唯一的主角,纪录片也不会通过贬低其他人来抬高林奇。

看完林奇的片子,你不会觉得史蒂芬.马布里是个蠢货,也不会误解格兰特.希尔是个思维僵化的老顽固。

那些片子,真实呈现了每一个队员在冠军征途中不可或缺的分量。」

斯科特.皮蓬的话引起了一些讨论,更致命的是,它撬动了越来越多的王朝公牛成员站出来对纪录片发起批评。

霍勒斯.格兰特紧随其后,批评《最后一舞》的剪辑过于偏袒MJ。他承认这部纪录片「非常有趣」,但对内容的真实性却直言不讳:「其中大约90%的内容都是在瞎扯。」

另一位关键人物,公牛王朝时期的主力中锋和助理教练比尔.卡特莱特在博客节目中直言不讳:「这部片子就是纯粹的娱乐,MJ一直在向公众塑造一个不准确的形象,但他的戏剧表演是愚蠢的。」

这些来自昔日核心成员的激烈批评,在球迷圈引发巨大波澜和热议,完全出乎耐克和麦可.乔丹的意料。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的漫长岁月里,几乎无人敢于公开指摘MJ。

他被捧上神坛,伟大得近乎不真实。

没有人可以否认MJ的伟大。

任何关于MJ的批评都被认为是愚蠢的。

这麽一个高高在上的家伙,怎麽可能有缺点呢?

但在2012年,世界俨然变了样。

当MJ的至高无上的地位不再那麽遥不可及,当这个联盟有了新的宠儿。

人们发现,麦可.乔丹好像也不是不可以批评。

毕竟,他从来就不完美。

随着《最后一舞》热度的持续发酵,关于麦可.乔丹的争议也愈演愈烈。

耐克完全失去了对事态的控制,是的,麦可.乔丹重新获得了流量和热度。然而这些汹涌而至的流量与热度,却裹挟着前所未有的非议。

伴随着争议声不断增大,篮球圈甚至弥漫开一种观点:「林奇终将超越麦可,因为他也有很多缺点,他不再是『神』的象徵。只要是凡人,便注定可以被后来者翻越。」

《最后一舞》的任务本是巩固麦可.乔丹的地位。

如今,它却在某种程度上沦为证明「林奇将超越MJ」这一论断的佐证。

季后赛开始前一天,格林堡训练中心的训练结束后,林奇在更衣室接受了记者采访。

采访内容不出所料的提到了《最后一舞》。

意外的是,在麦可.乔丹身处舆论风暴中心丶且与林奇私人关系素来不睦的当下,林奇并未选择落井下石。

他没有嘲讽MJ,也没有批评这部迷你剧集。

恰恰相反,林奇给予了《最后一舞》非常高的评价。

「我每晚都追这部纪录片,我非常热爱90年代的NBA,无比着迷于那个时代的铁血竞争。毫不夸张地说,哈基姆丶查尔斯丶麦可他们就是我青春回忆的一部分,让我想起当年追逐职业篮球梦想的那些闪光岁月。

这部片子的叙事节奏和剪辑水平也都很高,其中还包括了许多从未公开过的画面,这很棒。」

记者们被整不会了。

在这个联盟里,商业互吹自然是存在的。

比如,KD会夸赞LBJ的后仰跳投像科比一样美妙,LBJ则会称赞KD是他见过联盟历史上最懂穿搭的球员。

但考虑到林奇与MJ的私人关系,以及他们各自代表的丶激烈对抗的品牌阵营,双方之间出现任何形式的「商业互吹」都是绝不可能的。

「林奇,」位记者困惑地追问,「你不会是在反讽吧?」

「没有,光就制作水平来说,这是最好的体育纪录片之一。」

「那麽,抛开制作层面,」另一位记者紧追不舍,「你如何看待MJ在纪录片中被塑造的伟大形象?是否存在过度神话?你知道的,最近不少前公牛球员站出来指责纪录片内容失真。」

林奇耸了耸肩,语气平静:

「每个人都有缺点,麦可当然也有。他有不完美的一面,他有许多黑料。其中一些如果放在网络时代,简直不敢想像会掀起怎样的惊涛骇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