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令出法随赵抚台(1 / 2)
第323章 令出法随赵抚台
少君当巡抚了?
没文化的叶志贵丶徐霖等人不知道署理巡抚是什麽意思,只知道圣旨让少君当巡抚。
巡抚什麽概念?
那可是封疆大吏!
比藩台大人要威风无数的大人物!
同时也意味着安徽以后就是少君说了算!
霎那间,激动的徐霖猛的抬起头来兴奋叫道:「万岁,万岁,万万岁!」
「万岁,万岁,万万岁!」
跪伏的人群在片刻死寂之后,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声浪,无数充满敬畏和狂热的目光投向赵安。
激动的不仅仅是漕帮的人,也不仅仅是跟随赵安的营兵,更是这宿州城外所有灾民。
赵大人当巡抚了!
劫后馀生的灾民呼喊声中带着哭泣,爱民如子的赵大人当了巡抚,他们再也不用担惊受怕,那些刚刚死了亲人的灾民则用仇恨的目光看着那帮抚标精兵,他们相信赵大人一定会替他们报仇。
「恭喜赵大人,贺喜赵大人!」
明安泰收起圣旨,目光复杂地看了一眼跪在那里一动不敢动的副将李忠,但他知道这里的事不是他可以插手的,他也没有理由插手。
微叹一声后,又看了看附近简陋窝棚里一张张激动的脸,没有多言只是上前对赵安微微颔首示意,低声道:「赵大人,和中堂说了,安徽的事办好了,中堂便准你进京陛见皇上。若办不好,中堂大人的意思赵大人想必也明白。」
不待赵安开口,就知趣的将圣旨交到他手中,然后缓缓退至一旁,将「聚光灯」的焦点留在赵安一人身上。
吏部派来的郎中萧景伦则看着这一幕不语,作为「组织」上派来的交接工作见证人,萧郎中内心对眼前这位一年多时间就骤升到署理巡抚的年轻人肯定是嫉妒和不满的,但又不得不承认这个年轻人运气出奇的好。
否则,怎麽轻轻松松就以几百人大破十几万教匪呢。
捷报正在进京途中,很难想像皇上接到宿州大胜的捷报会欢喜成什麽样,而眼前这个以署理布政使署理巡抚的年轻人又将走到哪一步。
一个实任布政使已经很难酬功了,或许,这个年轻人真将成为大清最年轻的巡抚吧。
复杂情绪下,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声渐渐在萧郎中耳畔平息,如同退潮的海水,留给城南大地的是一片安静。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道手持圣旨,缓缓从泥泞中站起的身影。
藩台大人,噢,不,应该是抚台大人!
正当萧郎中以为赵安会对明安泰和他说些官方客套话时,未想赵安却突然转身看向仍旧跪在地上不敢动弹的副将李忠,目光如同两道寒冰利刃。
这一幕让所有注意到的人都知道李忠死定了,天王老子来了他也活不了。
李忠虽然没有抬头,但本能让他感受到了空气中传来的杀意,猛的抬起脑袋,映入眼帘的是赵安冰冷至极的面庞。
绝望的李忠想求饶,可求饶的话怎麽也说不出。
打死他也想不到朝廷竟会革去朱珪大人的巡抚之职,让眼前这个他刚刚得罪了的人署理巡抚。
完了,一切都完了。
他敢跟署理布政使的赵安斗是因为他身后站着的是巡抚朱珪,但他怎麽敢跟署理巡抚的赵安斗呢。
那可真就是造反,是诛九族的大罪!
失去巡抚的庇护,李忠这个从二品的副将在赵安面前,真的什麽都不是。
就算他现在横下心来拼死一搏,手下这些士兵也不会再给他卖命。
谁才是「老大」,士兵们分的清。
因为,抚标是巡抚的兵。
而眼前正向李忠缓缓走去的赵安,就是抚标必须效忠的巡抚大人。
再借他们十个胆子,也不敢对巡抚大人亮刀。
与其说是狐假虎威,不如说是皇权在起威慑效果。
赵安一步一趋向李忠走去,根本不在意跪在地上的那些连脑袋都不敢抬一下的李忠亲兵们。
徐霖等人却是机警,持刀警惕跟上,一旦李忠的手下有异动便先下手为强,怎麽也不能让少君出事。
好在,李忠的部下都被旨意震住,没有人敢为了一个副将跟巡抚大人叫板。
「李忠,你是否自愿伏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