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有司共议(1 / 2)
第367章 有司共议
高拱内阁的办事效率,远比苏泽想像的要高。
苏泽是十月二十一日上奏的,皇帝是二十二日御准的,高拱身边的中书舍人郭准,二十五日就来通知苏泽参加阁部共议。
「郭舍人,陕甘的消息都已经传回来了?」
苏泽疑惑的问道。
他建议是请陕甘搜集火者局势和陕甘地区地下教派的情况,没想到竟然这麽快就搜集完毕了?
大明的驿站体系还没这麽高效吧?
郭准笑着说道:
「陕甘的消息还没来及回来,但是高首辅整理了历年来陕甘的奏报,算是将情况也理清楚了。」
苏泽一下子明白了。
这就是一个强大的行政体系,对于一个王朝的重要性。
大明这套文官体系,其实放在后世也不落后。
特别是这套文书化的行政体系。
原时空,所有整体都会走向文书化的行政体系。
这套体系的好处就是,大量的文本资料被保存起来,可以给决策层提供各种依据。
就比如苏泽上奏讨论火者的事情,内阁一声令下,各地相关的奏疏和资料就搜集起来了。
这就是体系的作用。
紧接着郭准掏出一套文件说道:
「这些都是有关火者和陕甘地下教派的资料,苏翰林请现在看吧,看完下官要带回去。」
苏泽连连点头。
高拱在担任首辅后,最先对行政体系进行了改革。
除了内阁的议事规则之外,高拱也明确了阁部共议和群臣共议的规则。
比如这一次就是群臣共议,这个群臣并非是所有的大臣,而是由内阁牵头,召集有关的大臣进行商议。
高拱还要求中书廊,将本次议事的相关资料都摘抄誊抄出来,然后在议事之前交给相关的大臣查看。
议事的前提,就是大家都能对事情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这样的好处就是内阁提前准备好背景资料,也能节约参议官员自己搜集资料的时间。
同时这类的群臣共议,最后也会在内阁的协调下,形成几套上奏给皇帝的意见。
参会群臣的多数意见会列在最前面,参会官员署名支持。
反对者将自己的反对意见单独列在其后,并且签上自己的名字。
如果无法形成多数意见,那这次群臣共议就失败,大家各自回去起草奏疏。
苏泽不得不承认,高拱这位吏部尚书是管理学的高手,这套议事方式确实更高效,也更加方便皇帝决策。
这次中书廊搜集了陕甘地区的地方官员,朝廷的巡查官员,以及兰州的肃王府有关民情的奏疏。
再加上各地卫所的军事情报,嘉峪关的火者问题奏疏,最终形成了一套资料。
苏泽越看,眉头越皱。
他反覆看了两遍之后,这才将这些资料都还给郭准。
「请苏翰林明日准时去鸿胪寺议事。」
苏泽点点头,接下了内阁的议事堂帖。
——
次日,苏泽来到了鸿胪寺。
苏泽才想起来,自己好像从没有来过鸿胪寺。
王世贞出使草原以来,鸿胪寺地位和通政司一样开始提升,如今已经排到了小九卿衙门的前列,甚至有官员也已经将其列为大九卿衙门。
鸿胪寺坐落于长安右门外的玉河西岸,苏泽联系紫禁城的位置,这里大概是后世的国家大剧院?
鸿胪寺的面积不小,因为它东接迎宾馆,西接乌蛮市。
迎宾馆不用说了,就是迎接各方来贡使者的地方。
乌蛮市则是专门给外国朝贡使者做生意的地方,比如当年朝鲜使者就是在这里卖纸的。
苏泽来到鸿胪寺门口,就见到了正在迎接共议官员的沈一贯。
「子霖兄,已经有几位大人到了,你先进去吧,我还要在门外迎客。」
「对了,汝默兄也来了。」
沈一贯特意换上了一套新的官服,招呼完苏泽后说道。
虽然这一次是比阁部共议低一个档次的群臣共议,但是出席的人员规格不低。
内阁之中,教育专务大臣殷士儋代表内阁出席。
六部中,吏部丶户部丶礼部丶兵部,也都会派遣郎中级别的官员出席。
通政邮递司,鸿胪寺也都有中层官员出席。
再加上一个倡议者苏泽,这些都是大明经常接触实务的官员,由他们进行议事,并且将结果汇报给皇帝和内阁,更能帮助决策。
苏泽进门之后,也见到了几个熟面孔。
鸿胪寺卿王世贞在鸿胪寺内招待众人。
吏部竟然是文选司的张四维出席,苏泽很快明白了原因。
高拱作为首辅出席这个级别的会议不太合适,但是高拱又要掌握会议的情况,所以张四维正是最合适的人选。
户部这边,出席的是陕西清吏司傅远,苏泽在户部的时候曾经搞过马政改革,户部负责马政的就是这位傅主司,两人也算有过交情。
苏泽又见到了刚刚沈一贯提到的,自己的好友申时行。
申时行出席就更不奇怪了,首辅高拱派出了张四维,次辅张居正就派出了自己的得意弟子申时行。
文武选郎同时出席,显然这次会议的级别得到了内阁的重视。
礼部的这位郎中苏泽有点眼熟,但是叫不上名字。
通政司则派出了伺候过两任通政使的经历官徐叔礼。
鸿胪寺则是门口迎客的沈一贯了。
苏泽进门后,先拜见了鸿胪寺卿王世贞。
紧接着张四维和申时行都向他走来,其他官员也跟着两人来向苏泽打招呼。
苏泽一一行礼,刚刚寒暄了几句,就听到门外通传,殷士儋到了。
等到教育专务大臣殷士儋抵达后,众人纷纷向他行礼。
殷士儋看了一眼苏泽后,他在鸿胪寺卿王世贞的陪同下,走进了鸿胪寺准备的议事大堂。
和上次协商会议一样,这次鸿胪寺也准备好议事官员的身份桌牌。
苏泽落座后,殷士儋清了清嗓子说道:
「昨日内阁下堂帖的时候,诸位已经看过相关资料了,今日主要就议两件事,火者来贡和陕甘教案。」
「火者来贡,还是请大鸿胪先讲两句吧。」
因为是议事,王世贞只是简单稽首,接过了殷士儋的话茬说道:
「火者首领马黑麻,只要一日还是我大明的忠顺王,来贡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