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跳帮战(1 / 2)
第281章 跳帮战
澎湖,台南,大明水师落锚地。
自从琉球南下后,大明水师抵达澎湖。
虽然靠港落锚,但是水师提督李超还是下了命令,船员只能轮流上岸休整,每艘船上还是要留下足够的机动的人员值守。
对于提督的命令,水兵们也只能执行,宣慰使宸昊也是舰队的监军,如果违反军籍被他抓到,那就不是关禁闭这麽简单了。
在经过两段航行之后,整个大明水师已经逐渐有了默契,正在向着一支成熟的海军转化。
对于海军来说,没有什麽比实战航行更锻炼人的了。
在大海上航行的时候,每一艘船就是一个抱团的小集体,需要团结起来应对海上的各种危险。
船员服从命令,逐渐建立起信任的纽带,而这些就是水师的战斗力。
「张火长,轮到你下船了。」
张敬修应了一声,在航海日志上写上了天气后,就从船舱中出来。
在登莱海务教习所学习后,张敬修正好赶上了大明水师组建,他顺理成章的加入大明水师。
海务教习所出来的自动成为军官,张敬修最初的职位是副火长。
火长,是舰船上负责运用天文观测丶水文测算及罗盘操作技术确保航行安全,在一艘船上是仅次于船长和水手长的第三号人物。
张敬修这艘船名为直沽号,大明水师的新舰船都是以开埠的港口城市为名。
直沽号就是一艘改良过的三桅大帆船,主体结构全部使用苦兀冷杉制造,在吸取了西洋帆船的风帆和船体结构后,又加入了东方造船技术中的船厢和船舵系统。
配合大明最新的天文导航技术,直沽号顺利完成了从登莱到琉球,再从琉球到澎湖的两次远洋航行。
直沽号的火长在航行到琉球的时候染病,于是被安置在琉球养病,张敬修接替前任火长,成为直沽号的新任火长。
作为帮着船指引方向的火长,这个职位是很重要的。
水手长虽然是船上的第二号人物,但是水手长在船上的位置更类似于士官长,是从普通海员中提拔出来的有威信老兵。
所以火长虽然只是第三号军官,但在船长无法履职的时候,则会跳过水手长由火长接替船长。
谁也不会让一个不懂导航的水手长驾驶船只。
除了这三个军官职位外,一艘船上还有舵工(掌舵),船医这些也属于军官,剩下的就是普通水手了。
大明水师的主要军官,基本上都是登莱海务教习所出来的,比如直沽号的船长就是张敬修在教习所的教官。
而水手则是从沿海卫所的士兵和沿海地区的渔民招募的,水师的待遇相当不错,所以船员都很珍惜这个机会。
张司是直沽号的的了望手,他是直属于火长张敬修的水手。
他喊着张敬修从船舱里出来,来台南的码头上逛上一逛。
航海是一种特殊的体验,在封闭的船舱上,小集体就会摒弃掉其他的东西,船员之间的关系是很紧密的。
如果是在其他军队中,军官和士兵泾渭分明,但是海上生活模糊了这种界限。
张司本名张四,是张敬修给他改名,因为两人都姓张,张司也逐渐和张敬修熟络起来。
因为大明水师的停靠,台南码头上出现了固定的集市。
而随着台南来往船只的增加,一些集市已经开始变成店铺。
台南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
张敬修每次下船,码头都会大变模样,这一次整个码头的商业区已经颇具规模,很难想像这里在半年前还是个荒地。
一年多前,李文全带着种植园主来到了澎湖,蔗糖贸易吸引了更多福建和广东商人跨海抵达澎湖,更多的种植园建立起来。
有了种植园,就需要将蔗糖运输出去,于是李文全领着商人一同建设了台南码头。
码头变成港口,澎湖巡检司迁回澎湖,设在台南,更加速了台南的发展。
新式灯塔建造起来,这种灯塔采用鲸脑油照明,使用特殊的玻璃镜片,如同水波纹一样展开,却能将光线聚焦在笔直的光柱上。
台南灯塔的光芒,在没有雾的晚上,在二十里外都能看到灯塔的光芒。
妈祖庙自然也建立了起来,就坐落在灯塔边上。
妈祖庙又带来了庙会和集市,紧接着就是码头的商业区开始成型。
「两位军爷,上等的蔗酒,免费品尝!」
在卖酒的铺子前,张敬修停下脚步。
蔗酒是水手最喜欢的酒,大明水师在船上禁酒,但是不约束下船的海员喝酒,只要不喝到叮酊大醉不能按时回船就行。
这些日子,舰船上的水手舱室内都是酒精和呕吐物混合的味道,军官对此的态度是,看着那个水手先吐出来,就罚他打扫船舱就行了。
海上生活已经足够紧绷,再严厉的船长也明白张弛有度。
「火长,您不是不喝酒吗?」
张敬修皱眉说道:
「这好像是登莱的蔗酒牌子。」
「这位军爷识货啊!本店卖的可是货真价实的金蔗酒!而且都是本岛生产的。」
紧接着这名夥计在玻璃杯中倒出了蔗酒,酒体呈现琥珀一般的金色,张司忍不住吞了一口口水。
金蔗酒,是比普通蔗酒更高端的蔗酒。
据说是普通蔗酒再放入木桶中陈酿一段时间,混合了木桶的香气,酒也会向金色转化,于是被命名为金蔗酒。
这种蔗酒的甜味都被转化掉了,再加上颜色特殊,成为朗姆酒中的高端品种,在京师的上层权贵中也开始流行开。
张敬修之所以知道这些,是因为他在教习所帮着同学补习算学,赚到第一笔钱后,就买了一瓶金蔗酒送给父亲。
也正是张居正在府中宴请的时候用金蔗酒,这才打开了金蔗酒在上层的口碑和销量。
酒体和香味,都和自己在登莱闻到的差不多,果然是真货。
张敬修疑惑道:
「金蔗酒不是只有登莱的酒厂能产吗?」
「这位军爷,世子爷已经在台南建酒厂了,这些金蔗酒就是本岛产的,现在南洋的商人都直接来岛上进货。」
台南果然发展起来了啊。
台南种植的金鸡纳树已经开始产出金鸡纳霜,在明白了蚊虫是传播疟疫后,李文全在建造台南的时候,也清理了城内的水塘,控制蚊虫的数量。
除此之外,台南还有驱蚊的蚊香厂,使用混合了艾叶的盘香,点上后就能有效驱逐室内的蚊虫。
这些措施下,澎湖的疟疫大大减少,工匠们也愿意为了更高薪水,前往台南工作。
原本白糖加工,蔗酒酿造这些产业要设在大明的港口,是因为这些地方才能招募到工匠,工匠也担心「瘴气」,不愿意南下。
但是现在疟疫的问题解决了,工匠也愿意为了高薪前往澎湖。
这其实才是最高效的办法,白糖和蔗酒直接在产地加工,就能省下很多运输成本。
而且澎湖的位置关键,正好是南洋航道上的关键节点,贸易自然繁荣起来。
就在这个时候,突然码头上响起了集结号声。
「晦气,咱们刚下船就集结。」
张司暗暗吐槽了一句,张敬修却说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