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92(2 / 2)

加入书签

逼宫另一柄剑横在他的脖子上

自从那日康熙把虞燕叫到乾清宫去之后,她似乎就接替了原本弘皙的位置成为他新一任最喜欢的孙辈,每每从上书房下学后他就让梁九功叫她到乾清宫,就连面见大臣也没把她落下。

说实话,一开始的时候虞燕还是有些惶恐的,但是当她将如今朝中众臣基本上全都面见过了一遍之后,她原本有些紧张的心随之缓缓落到原位——

大家都是人,没什么两样。

临近清明的时候康熙还跟着虞燕出了一趟宫祭拜温宪公主,当日恰好寒食节,虞燕按照习俗吃的是冷食。

可她总不能也给康熙吃冷的东西,毕竟老爷子年纪大了,万一吃出点什么事儿就不好了。所以她带着康熙先到了公主府,让厨房的人蒸了锅青精饭拌着白糖送到桌前,另外又上了一小碗拌着香油的嫩笋、小菌菇和枸杞头,这又名唤“山家三脆”。

“这天气已经到了玉兰花开的时节了。”

康熙用完膳站在窗前,屋外的玉兰树如今恰好是盛开的模样,春风一吹便簌簌落下。

温宪公主刚去世的时候虞燕是茫然无措的,但是在广州呆了一年,回京后兆玉又送上来温宪公主写的诗序,她从中也找到了新的寄托。

一蹶不振不是她虞燕的风格。

“春暖花开的好时节,皇玛法今年怎么没有打算下江南转转?”虞燕笑着将手中朔方那边送来的信件慢慢收起来,结果一个不小心就将里面的房契落在了地上。

“这几年因为土豆红薯那些农作物的推行,南边闹灾害的时节少了许多,再加上如今西北那边不太平,国库的银子能少用为好,还是少用为好。”

康熙弯腰捡起飘落的房契,他如今虽然年纪大了眼神不好,但是白天看几个字还是看得清的,因此一眼就看见了纸张上写着的银川贺兰县几个字。

“你的生意如今都做到西北去了?”康熙有些讶异。

虞燕有些不好意思:“西北那块地方本身做生意的大多都是晋商,孙女也不好过去直接横插一脚,只是先派人过去探听情况。手下人生意做得也小,基本上都是行商,这还是预备开的第一家店面。”

康熙放下房契,心中想的却是前日西北的地方传上来的消息。

自从康熙三十五年昭莫多之战击溃噶尔丹主力后,准噶尔部这几年一直都太太平平的。直到前几日驻藏大臣传来急报,策妄阿拉布坦侵扰西藏,台吉大策凌敦多布经藏北纳木错攻入拉萨,灭了和硕特汗国。

这种情况下,于情于理来说朝廷肯定是要出兵西藏的,先前三征噶尔丹立下战功的大阿哥如今算是被圈在府里,除了逢年过节的时候进宫拜见太后康熙会不冷不热地和这个儿子说两句话,其他时候都处于一个不闻不问的境地。

到现在为止派哪个皇子出征就成了如今康熙最头痛的问题,一是他不想再给那些已经有爵位的皇子身上加军功,另外就是下面那一溜长起来的儿子里面算得上文武双全的只有一个已经被圈起来了的十三阿哥,再有就是十四阿哥了。

可是十四年纪和他前面几个哥哥比起来实在是太小了些,如今不过才二十

三岁,不一定撑得起全局。

他心里这么想着,一边跟着虞燕走在岸边的柳枝下,一边忍不住还是将心中的担忧一股脑说了出来。

虞燕闻言倒是笑了:“大伯当年上战场的时候比如今的十四叔年纪还小些呢!”

康熙一下子恍然大悟。

或许是因为他年纪大了缘故,看下面那些阿哥们仍旧觉得他们还是初出茅庐的孩子,完全没想到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