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5(1 / 2)

加入书签

的时候,姜清杳伸手捂住他嘴。

少女忍不住嗔骂他:“沈观!你是不是大傻子呀。”

沈观眨眨眼,低眸去嗅姜清杳的手心。

沈观新科得中便来外家,已经令姜家喜不自禁。

他一身进士巾服,骑着高头骏马披锦簪花地踏街而来,仿佛高中回乡,实在是给足了姜家脸面。

姜家老太爷心花怒放,直觉得这外孙比嫡亲的亲孙儿还亲!

怀溪县令就在身侧,老太爷腰板一挺,声音洪亮:“可是观儿?”

沈观翻身下马上前两步:“正是孙儿。外祖父如何在此?折煞孙儿了。”

说着,一撩阑袍下摆,便跪了下去。

姜老太爷一辈子的高光时刻便是在此刻了。

然纵是自己的亲外孙,终究是文曲星下凡,他也不敢矜持太久,只飘然了一秒便赶紧伸手去扶:“使不得,快起来,快起来!”

然而沈观并不轻狂,还是结结实实地叩了下去,给快十年未见的外祖父行了全礼,这才起身,又躬身抱拳:“大舅父、二舅父、三舅父、四舅父……”给舅舅们见了一圈礼。

怀溪县令暗暗点头,轻轻咳了一声。

欢喜得傻了的姜家人反应过来,老太爷亲给沈观引见:“此是本地县台,钱大人。”

沈观对钱县令略一拱手:“县台。”

钱县令非常客气:“翰林。”

沈观是一甲第三名探花郎,一甲的这三个人状元、榜眼和探花,按照大穆朝的惯例,不需要经由庶吉士的学习,金榜题名后直接进入翰林院。

沈观如今身上已经有了翰林编修的职衔,正七品。

县令也不过就是正七品。且钱县令是个年近四十的中年人,举人出身。沈观沈跻云年方十七,一甲进士,起步就是天下菁英荟萃的翰林院。

举人在进士面前如何抬得起头,何况这是探花郎。故钱县令虽年长,却对沈观颇为客气。

两人寒暄了两句,钱县令恭喜了沈观高中。沈观只说了句“过奖”,并未十分谦虚。

少年人正春风得意之时。且若不是父亲一直压着他,去年才许他下场乡试,他还可以更早一届登科。虽不至于恃才傲物,但菁英读书人该有的骄傲还是有的。

偏这份骄傲是所有人都欣欣然肯接受的。

姜老太爷适时插嘴:“屋里说话。”

但钱县令通达人情世故,摆手笑道:“今日是姜家喜事,令嫒、令外孙阔别多年,必有许多乡愁要诉。我就不叨扰了,改天再来府上拜会。”

沈观倾身颔首致谢。

老太爷带着儿子们恭敬送走了县太爷,转身把住沈观手臂:“乖孙,快与我家里去,可想煞老头子了!”

沈观反手搀扶住外祖父,正要说话,忽闻女子声音喊道:“父亲。”

众人扭头一看,原来是沈夫人看钱县令走了,她下车来了。

W?a?n?g?址?f?a?b?u?y?e?ⅰ???????ě?n???????2???????????

老太爷这才想起来除了金外孙,他还有个远嫁的女儿呢!忙深情喊一声:“四娘,你回来了。”

快二十年,沈夫人这才是第二次省亲,一声“四娘”让她顿时泪水盈眶,轻提裙摆给老父亲行礼:“父亲……”

老太爷伸手虚托:“快起来,快起来,不要多礼。”

姜家儿子们也纷纷道:“四娘回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