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87(1 / 2)

加入书签

所以“秃老亮”这个老师,在学生们面前极为客气,说每句话之前,都要问问“同志们怎么看,同志们怎么想。”

毕竟工农兵大学生们是带着“上大学,管大学,用马列主义、主席思想改造大学”的使命来的,换句话来说,学生是学校的主人,而老师则是被改造的对象。

这种情况下,老师们的态度自然是谨小慎微,慎之又慎。

班上20名同学,女同学11名,男同学9名,女盛男衰,相对于女同学这边,男同学之间的年龄差距就更大些,最小的19,最大的都28了。那位28岁的男同学叫刘建国,66年之前就下乡了,扎根农村十年,即是班里头年纪最大的,也是响应主席号召,政治性最强的,自然而然就成了班里的领导者。

这曲灵可争抢不了,只能看看以后有没有表现的机会了,目前当务之急,还是把专业课学习好。

这些学生们,每个人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有小学没毕业的,有初中、高中的。有老三届,踏踏实实经过正统教育的,但更多人中学阶段基本就没学过什么知识。为此,学校白天教专业课,晚上开补习班,给文化基础太差的人补齐知识。

曲灵不用上补习班,又因着跟邹师傅学过一点,好歹是有基础的,学起英语来进度就快一些。她也非常刻苦,每天老早就起来,到学校里的小树林处大声朗读、背诵,练习口语。一开始,白小梅还天天跟着她起大早,后来就懒了,只剩下

曲灵自己还在坚持,冬夏寒暑,风雨无阻。

很快,整个外语系,都知道了曲灵,她以一种很奇怪的方式出名了。

因着她英语学得好,人又好相处,班上很多同学都跑来和她请教问题,每次,她都热心地教授,遇到嘴笨的,理解力差的同学,也始终保持着充足的耐心,很快,她的人缘也好起来,同学们提起曲灵,无不举起大拇指,说她是个好同志。

10月份,迎来了入学以来的第一次测试考试。

老师在黑板上出题,同学们自己在本子上写下答案,老师将本子收上来,当场判卷。

曲灵只错了一道拼写题,总体来说,对于自己如今的水平还算是满意,她正帮着旁边的白小梅解答问题,忽地,身后传来“呜呜”的哭声。

转头去看,却见是李招娣,趴在桌子上,哭得厉害。

“她怎么了?”曲灵小声问着身后的秦桦。

秦桦撇撇嘴,说:“她得了满篇的X”。

老大姐何春莲忙过去安慰,李招娣的哭声却越来越大。满教室的人都停下来,听着李招娣的哭声。

刘建国搞清楚缘由,见李招娣不拾劝,将好好的课堂搞成这样,就不耐烦了,站起来说:“李招娣同志,这是在课堂上,你哭成这样算什么事儿?这次没考好,下次努力就是了!”

李招娣忽地就站起来,却不是针对刘建国,而是朝向“秃老亮”,怒瞪着哭红了的眼睛,激声说:“我要批评李春亮,搞这样的考试,是对没有英语基础贫农的迫害!”

这句话,让整个教室都安静了。

虽然工农兵大学生们是要来改造大学的,入学以来,也没有间断了批判和政治斗争,但从来没有这样直剌剌地针对过自己的老师。绝大多数人对于英语这门从来没有接触的学科和语言充满着好奇,对于教授这门语言的老师也保持着尊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