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8(1 / 2)
金属基抗热材料,在吴桐的手中诞生。
金属基复合材料简称(MMCs),是以金属及其合金为基体,与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非金属增强相人工结合成的复合材料。
其增强材料大多为无机非金属,如陶瓷、碳、石墨及硼等,也可以用金属丝。它与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以及碳/碳复合材料一起构成现代复合材料体系。
虽然是第一次玩金属基材料,但是一法通则百法通,快要两年的时间,经过众多的材料研发积累,吴桐在材料上,量变引起质变,在这次的攻关中,是突破式的爆发。几乎可以说是玩转上下,信手拈来,各种材料在她手中,推陈出新,举重若轻,是游刃有余的完全掌控。
崭新的微纳复合-氧化压制技术的诞生,又一次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也是开创奠定了金属基材料的基础。
她以纳米级超高温陶瓷MC-4相与微米级钨基体共格增强,实现陶瓷相对难熔基体的增强和难熔金属的补强,进而实现材料高温强韧化、基体抗氧化和轻量化。
同时,通过表面氧化抑制设计,在基材表面原位生长形成梯度复合的陶瓷化的热防护层,与基体具有高的热匹配和强的冶金结合,以微纳复合原位反应制备纳米陶瓷相增强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实现了基材的高温、高强韧,与基体的一体化设计,进而实现高辐射、长时间抗氧化、抗烧蚀。
在吴桐的预测性能中,这种钨核心金属基抗热材料,拉抗性能搭配普通合金金属的上限,高温强度还能再度提升,轻松往3000MPa迈进,且能扛得住3000℃超高温下,无太大烧灼,能够保持近乎完美机械性能!
主要弹体材料再度完成,拉抗性能、耐高温性能要增强,但是同比重量不能再增加。弹体自重,也是影响速度和机动性能的关键因素。
第333章
蓝图
并不是速度达到5马赫以上就可以被称之为“高超音速武器”。一般来说,传统导弹可以被分为两类:巡航导弹与弹道导弹。
巡航导弹的飞行原理更接近于飞机,它的弹道基本都在大气层内部,飞行阻力巨大,因此速度表现比较一般,大部分巡航导弹都处于亚音速级别,例如海对面的“战斧”巡航导弹的速度就只有0.8马赫。
但它的优点在于可以像飞机一样进行灵活的大过载机动,从而减少被拦截的概率。
弹道导弹的飞行原理更接近火箭,升空后,弹道导弹将会突破大气层,在几乎没有空气阻力的大气外滑翔较长距离,直到临近目标时才会重新进入大气层,实施下坠攻击。
因此,弹道导弹的飞行速度很容易就能突破巡航导弹的上限,但由于弹道导弹的飞行轨迹近似抛物线,容易被预测轨迹,从而被反导系统计算出拦截弹道的风险会更大,这是之前不可避免的硬伤。
造成这样硬伤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弹道导弹的燃料限制,为了达到尽可能大的射程,都必须严格的遵循抛物线。如果采用机动变轨,会消耗大量的燃料,这样洲际导弹可能会变成远程导弹,远程导弹可能会变成中程导弹。
其次是因为控制技术、材料和工艺不完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