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29(2 / 2)

加入书签

更要命的乃是,左相和典狱的司使们均已经抵至司里。

涉及要案的死尸不见,丢失官职是轻,保不齐他的脑袋也护不住了。

可眼下董二已经无力回天,向左相和诸位司使行礼之后领着他们来到停房,正欲想着该如何开口,可竟意外瞧见姜淳的尸身安然无恙地躺在冷台之上。

董二使劲揉了揉眼睛,还以为是自己看错了。他错愕着并眼睁睁看着青衣司使白布覆盖尸身,并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抬走姜淳。

许久许久,董二都没回过神来,司阍见之宽慰道,“没准当时风雪飘眼,大人眼拙,看错了,这事万不可被他人知晓。”

董二怔怔的,点了点头。

当真....是他看错了吗?

*

“小的已然辨不清这一切是真是假,当时是不是眼花看错了?”

“还有,当时遇牙子催债,又遇到那种怪事,导致小的从未来得及验明姜淳的尸身。又怕被人察觉小的玩忽职守、看管不力,所以这件事情一直从未敢跟任何人挑明,姜淳的验状也是小的照着苏言所写仿的。”

事情已经败露,董二满

是愧意,不敢再看姜时愿的眼神,狠狠抽着自己耳光,说自己真不是人。

声声清亮的巴掌声并没有丝毫宽慰姜时愿心中难言的痛意。

兄长的冤案,所有人都深涉其中。明知存有疑点却全因一己之私,知情不报,助纣为虐。加之真凶设计,帝王猜疑,因此,那年的万里寒风冰雪冻住了姜家所有的英魂...

然而,冤者若再想昭雪,则难上数倍。

如今姜时愿总算搞清楚了一切疑云。

她的兄长姜淳清清白白,从不是包藏祸心的奸臣!

世人说,兄长姜淳居心不良,不知用何手段才将匕首藏在身上瞒过了朱雀门所有禁军的眼睛?

当真如此吗?真相会不会是,当年在朱雀门验明正身时的姜淳确实未携带凶器入宫,而真正藏有凶器的,另有其人....

疑云逐渐散开,初显露出肮脏如淤泥的谜底。

苏言说,兄长的尸斑似乎起得比常人更早一些?

不,或许是因为姜淳早就死在金云殿事变之前,死亡时间远远超过一到两个时辰,所以才起尸斑。而真凶为了刻意引导仵作推测错姜淳的死亡时间,想让他们认定姜淳就是死在金云殿时,故而将姜淳的尸身曾放入过冰棺中,以低温延缓姜淳尸身的腐烂,这也是为什么苏言又说姜淳的尸体尤冷的原因。

董二说,兄长借尸还魂,尸身曾消失不见过?

但,那具送往监察司的尸身真的是姜淳吗?或许一切都错了,姜淳是入了宫过了朱雀门不假,但真正走入金云殿的却并非兄长,而是一个可以仿人面容的‘赝品’。

真凶极懂如何让人假死,就如同当年他在暗河众人面前亲手杀了谢循一般。

真凶又懂用冰棺储藏尸身,就如同他也曾将谢循置入冰棺中,暗中移送至京城一样。

而真凶也懂易容之术,有着和慕朝一样的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