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66(1 / 2)

加入书签

,懂了吗?”

他的语气温和,姜时愿却听出了储君威严,皇恩在上,姜时愿只能应下。

退出东宫之后,姜时愿在云街小道旁的小铺子中点了一碗馄饨。

店家问她是否喜吃香菜,阿愿心不在焉,随意敷衍,等到那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端上来之后,见汤面上满是葱绿,便已没有胃口下咽。奈何腹中饥肠辘辘,只能浅尝了几口汤水,青葱的香味钻入她的鼻腔,竟多少有些提神醒脑之效。

姜时愿理清了许多事情,比如太子祁钰和谢循应私交非浅,若非魏国公如今不在宫中,此案祁钰应不会交给她。她算着谢循还有半月才能赶到京中,若谢循到京,此案就会由她的手上移交到谢循之手。

此形势,对她不利。

她若侦破此案,必受嘉奖,少则加官进爵,权势更甚,对她益处颇多;若是更大的恩赏,或许可以借此功劳,让圣人开恩重启对兄长之案的调查。

所以,此案她说什么都不能交给谢循,必须赶在谢循回京之前侦破。

陆观棋等人原先在朱雀门时与姜时愿分道扬镳,她去宣政殿救圣人,而陆氏兄弟则去救百官。如今事情已妥善解决,遂在御道上相会共同返回典狱。

回到典狱时,只见李斯已经率先把舞女的尸体运至典狱的验尸房处,道:“烦请姜司使侦破此案,若需帮助,知会下官即可。”

姜时愿心领好意,福身谢过,而后一头扎进验尸房中。

点烛火、勘验尸体,她一一禀明舞女尸体的异状,苏言提笔低头记着。勘验之时,为求准确无虞,总是她说一句、苏言重复一遍。但此时,苏言倏然没了声。

姜时愿在抬头之时,不见苏言的影,只见沈浔手执笔墨,端坐在案首前,眉眼清华从容地看着她,自朗月清风般的姿态,轻轻说道:“怎么了?看见我了,阿愿怎么愣神了?难不成是我分了阿愿的心神?”

姜时愿微微有些脸热,沈浔佯装要走换苏言而来,谁料衣角轻轻被人拉住。

他低头看着阿愿略带羞赧的神情,耳珠泛红,满面羞云。这份含羞带怯的姿态唯他才能看到,他便抑制不住心中的欣喜,偏他面上还如往常,反得寸进尺,故意捅破这层纸窗:“阿愿为何拉住我?”

他颀长的身影落在姜时愿的脸上,她的脸上光影骤暗。

沈浔靠得极近,额间相抵,声音也放柔和了:“阿愿....为何拉我?是想让我留下来吗?”

姜时愿羞赧地低下头,权当默认,“我想你留下来陪我...。”

“好。”沈浔极快回答,眉开眼笑。

“并,分析案情。”姜时愿接话。

沈浔的神情瞬间如星河坠入浓郁的夜色之间,不见丝毫星光,话中多了一丝讪味,“留我下来,只是为了查案?”

“也是如今阿愿执掌典狱一处,是我的上官,上官对下臣的命令,我自然不得不听。”他又自圆其说,重新坐回条案前,以手撑颌,百无聊赖地举着手中的验尸状,“君臣有别,沈某应当谨记,尊别有别,先君臣,后夫妻。”

沈浔故意将夫妻二词咬得轻绵缱绻。

姜时愿都不曾想沈浔还能说出如此沾酸吃醋的话,微微脸热,背过身去,看似在验舞女的尸体,实则只是呆呆地站在尸台边,朱唇微抿,双手微攥,不知心中在纠结何事,脸上的缬晕已经偷偷蔓延至脖颈,脖颈和手腕处呈现出不一样的白。

沈浔舔着狼毫的笔墨,挽起长袖,默声等着阿愿开口。

等来的却不是尸状,而是一声微乎其微、只讲给他一人听的“夫君。”

夫君。

这是阿愿第一次唤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