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29章 大海会在乎池塘的深浅吗?(1 / 2)

加入书签

第329章 大海会在乎池塘的深浅吗?

当天下午,华宜总部。

王忠磊一脸沉默的挂断了手中的电话后,直接给王忠军打了过去。

「哥,陈瑾拒绝了!」

王忠磊脸色很是难堪的在那说着。

「嗯!」

电话那头的王忠军点了点头,倒没有一丝意外:「具体的原因说了麽?」

「说了,档期安排不过来!」

「肯定是藉口,这麽好的机会,但凡是个正常人绝对不会错过吧?」

中影,他们华宜,阿里,周星弛,安乐……哪一家都是令多少人想要巴结的企业;王忠磊都这麽说了,陈瑾还是拒绝了他的提议。

要麽是他真有事,但这种概率不高,至少王忠磊是这麽觉得的。

如果他是陈瑾,压根不会有任何的二话,什麽事有这样的结交人脉重要?

再有事也得推掉。

那就只剩下另外一个可能性,他压根就不想跟华宜合作。

心气极高。

这当然也是可以理解的。

出品和主演了这麽几部现象级作品,膨胀了也很正常嘛。

「老办法,找点人,先收集下对方和身边人的信息!」

这也算是华宜的老手段了。

「好!」

王忠磊没什麽异议,一直以来差不多他们都是这麽对付对手的。

泼脏水也得师出有名才行!

要实在没有脏水可泼,那也没事,人为制造点脏水就是了。

虽然陈瑾不是当年的刘一菲可比,也没法彻底搞臭他,但弄点黑料也很正常,这对于华宜来说,也是具有战略意义的。

陈瑾主演的电影票房实在是太高了,要再让他这麽持续下去,很有可能就是下一个周星弛丶程龙的节奏。

就跟千禧年前两个人在香江的票房号召力一样。

华宜不可能看着一个对手这麽强大下去。

势必的打压,有利于华宜的票房收割。

身为行业的老大,肯定是不能让一个初出茅庐的后起之秀,这麽持续嚣张。

……

11月24日晚上,陈瑾一行人终于抵达宝岛。

2天后,一年一度的金马奖将在新竹市文化局演艺厅举行颁奖典礼,届时新浪网将全程进行现场转播。

「嗨,瑾,欢迎来到宝岛!」

「田导,郭导!」

一个白人老外很是客气的跟陈瑾拥抱着,在他身后还有几个负责接机的同事。

岳迈克,福斯国际宝岛地区分公司的负责人下属。

福斯国际就是《那些年》东南亚的电影发行商,同时宝岛也是由这家公司,跟制作方群星瑞智艺能一起负责发行的。

其实看名字就知道,这不是宝岛本土的一家电影发行企业,而是好莱坞六大在亚洲设立的分公司。

二十世纪福克斯在亚洲的一枚钉子,同时还有福斯亚太传媒,为亚太区和中东地区超过5亿8千万户提供精彩节目,内地当然也有办事处。

名气不显当然是因为,它打不过本土。

但在宝岛乃至东南亚,福斯国际的名气,那可太有知名度了。

所以他们其实早就联系上了陈瑾,为的当然是《致青春》和《人生大事》的发行;当初《失恋33天》也在宝岛上映过,但没冒出太大的水花。

也就是冲着打破内地票房纪录的这个噱头,在宝岛香港几个地区,加起来一共才拿下了将近1000万人民币的票房。

而其他地区,那就更不值得一提了。

倒不是没卖出去,要《失恋33天》的电影发行权公司还是很多的。

蚊子腿也是肉。

有得赚肯定有电影公司会买,但几万几十万,对陈瑾来说确实有些看不上,都是市场部负责倾销的。

「迈克,您好!」

陈瑾几个也跟眼前这个年轻的犹太佬打着招呼。

他算是宝岛地区的二把手,负责福斯国际宝岛的发行事宜,不怎麽管理公司,那是他上司该做的事。

这一次亲自来接陈瑾一些人,倒也能看出福斯这边的诚意。

就是好莱坞六大嘛……价格压得有点狠。

哪怕只是一个区区宝岛的办事处,仗着好像自己就是20世纪福克斯,家里有老大撑腰,所以底气十足。

当然,他们这麽做,确实也事出有因。

谁让他们刚刚发行的《那些年》,打破了宝岛地区的票房纪录呢?!

「这次宝岛地区民调的意向,《人生大事》是夺奖的大热门啊!」

上了车后,岳迈克笑眯眯的朝着身旁的陈瑾用英语说着。

这家伙在宝岛呆了好多年,听得懂也会说一点中文。

「还得拜托福斯公关一下!」

陈瑾当然说的很客气。

在任何电影节丶颁奖典礼,公关都是一个没法逃避的话题,包括奥斯卡,那更是全世界公关金钱通路最顶级的名利场。

奢华而繁靡。

众所周知,奥斯卡要拿奖,千万美金的公关费只是入门。

当然,要是奥斯卡你获得了提名,电影的价值就是1500万打底;得奖是3000万美金!

这是明码标价的。

因为但凡入围奥斯卡的,必定会在北美上映,不管是放映数还是票房,都会有保障。

上面的数字,就是入围和得奖的最低标准。

例如陈瑾主演的电影《XX》要是获得了奥斯卡哪怕只是一个特效大奖,上映后票房最少也是3000万美金。

这是全球公认的一个数据指标,行业内无数分析师得出的一致结论。

所以奥斯卡的含「金」量,才会如此之高。

这是美国度金融市场下各行各业的缩影,资本渗透到了任何地方。

「好说,如果我们福斯跟电科达成了合作!」

「那肯定是会努力帮你们争取!」

这就是福斯敢压价的另一个原因。

金马奖,有他们很多人。

跟国内金鸡奖不同的是,金马奖跟三大电影节类似,采取的是评审团制度,只不过这个评审团成员比较多,有十多个人组成,外加一个评审团主席。

评审按阶段分为初选丶复选及决选。

初选是选择能够入围金马奖资格的影片,复选是选择提名的名单,得奖也就是最终的决选。

投票方式跟三大一样。

福斯国际在宝岛和东南亚深耕多年,包括福斯新加坡办事处,日韩,都认识很多电影人。

而金马奖邀请的评审,一半来自两岸三地,一半是东南亚电影圈的知名导演丶演员等等。

像今年,金马奖评审团主席是张爱嘉。

评审一共十四人,内地就一个名额,也就是前两年拿下影帝的黄勃。

这是个自己人,北电系的。

但其他诸如韩国着名的大导演李沧东,宝岛畅销书作家几米等等,陈瑾肯定是不认识的。

很多评审会尊重自己的意愿投票,但大多数还是遵循人情世故,所以这些就是需要公关。

「虽然我们福斯的报价比其他几家低,但我们排片上很有优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